•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刘贤永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8期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444329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介绍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探讨如何将问题解决教学法应用于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基于问题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绩。本文旨在探讨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问题解决教学法理论基础

1.1 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培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解决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问题解决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首先,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应用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实践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思考和探索,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问题解决教学法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讨论,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1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1.1 设计具体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具体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问题可以是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问题,也可以是抽象数学概念的应用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设计质量,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同时,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1.2 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除了个人解决问题外,团队合作也是重要的教学元素之一。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讨论、共享思路,从而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学习,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团队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学会彼此协调、相互支持,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问题解决教学法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2.2.1 问题解决教学法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问题解决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面对具体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学生需要建立起一套自己的逻辑推理框架,将问题进行分解、归类和推理,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种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严谨性,使其能够更好地理清问题的脉络,形成完整的解决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培养其从杂乱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逻辑思维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领域中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做出有效决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 问题解决教学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教学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寻找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通过面对各种挑战性问题,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同时也需要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变来寻找解决方案。这种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培养其在面对未知挑战时展示出勇于挑战和创新的态度。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共同探讨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他们在与同学们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了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合作精神。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个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具。他们通过解决有趣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应用的实用性,从而对数学学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挑战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此外,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法,学生还学会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他们学会了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这种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还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探索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董金发.“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以“多边形内角和”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17):19-20.

[2]吴丽云.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6,(41):50-51.

[3]管瑞兰.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下),2013,(01):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