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探索

——以基于教材《人工智能初步》的大单元项目学习为主

杨文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9期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新疆 昌吉 8317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社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高中教育,理应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前沿科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高中阶段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阶段;人工智能;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9-

前言

《人工智能初步》作为高中阶段的人工智能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基础。然而,单纯的理论学习往往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和应用方法。因此,我们尝试以大单元项目学习为主线,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索、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人工智能初步》这本教材中,大单元项目学习成为实施项目化学习的重要载体。每个大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原理、技术和应用[1]。

例如,以《人工智能初步》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大单元为例,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智能对话系统”的项目任务。该项目旨在让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个能够与用户进行自然语言交互的对话系统。在项目开始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文本表示、语言模型、对话管理等关键技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智能对话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开发。他们利用所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对话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文本输入、语义理解、回复生成等。在开发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测试和优化,以提高对话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在项目总结阶段,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智能对话系统,并分享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了评价和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二、跨学科融合:拓宽学习视野

在高中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中,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提升综合素养。跨学科融合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整合各科知识,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初步》作为高中阶段的人工智能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基础。在大单元项目学习中,我们注重将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如数学、物理、语文等,通过跨学科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同时,跨学科融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2]。

例如,以《人工智能初步》中的“图像识别与生成”大单元为例,我们设计了一个名为“艺术创作中的智能生成”的跨学科项目。该项目旨在结合美术和人工智能知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艺术创作。在项目开始阶段,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图像识别与生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艺术创作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提出了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艺术创作的创新想法,如自动生成绘画作品、辅助设计图案等。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开发。他们利用所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美术知识,设计并实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项目展示阶段,学生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创作成果,并分享了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小组的作品,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潜力和局限性,也认识到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探索高中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的旅程中,我们见证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成长与蜕变。通过大单元项目学习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技术,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人工智能的魅力和应用潜力。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拓宽了学习视野,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参考文献

[1]车凤莉.高中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体验教学实践探索——以基于大模型的分组学习项目学习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07):28-31+35.

[2]王博.适应智能时代人才结构演变的中职教育变革与综合高中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4):22-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