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美术教学中观察力的培养:从“观看”到“观察”

高嘉雄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11期
玉溪市红塔区高仓中学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至关重要。“观看”与“观察”不同,观察是更主动、深入的视觉活动。当前美术教学需重视观察力的系统培养,通过引导有目的的观察、教授技巧、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而学生观察力的提升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美术技能的提高,更有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观察力;教学策略;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11-

在美术学习中,观察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不仅是绘画技巧提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观看”的层面,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观看”升级到“观察”,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观看”与“观察”的区别

“观看”和“观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美术学习中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简单来说,“观看”是被动地接受视觉信息,而“观察”则是主动地分析和理解这些信息。观看可能是无意识的、随机的,而观察则是有目的的、系统的。

二、观察力在美术学习中的重要性

观察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捕捉对象的特征,提高绘画的逼真度,还能培养学生的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色彩、形状、构图等美术要素,从而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个性和情感。

三、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了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侧重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观察力的系统培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观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等。

四、观察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让他们明白观察不仅仅是为了画画,更是为了提升审美和创造力。例如,在一次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们到校园里的花坛进行实地观察。在观察之前,教师向学生们解释说:“今天我们要观察这些花朵,不仅仅是为了画下它们的样子,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去发现每一朵花独特的形态、色彩搭配以及生长规律。这样,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理解,进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二)激发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观察任务和挑战,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和发现美。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寻找校园中的隐藏美”的观察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张校园地图和一份任务清单。任务清单上列出了一系列线索和提示,引导学生们去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寻找并观察那些平时可能被忽略的美。线索可能包括“找到校园里最古老的树,并描述它的形态和特征”,“寻找一个具有独特纹理的墙面,并尝试分析它的成因”,“观察操场上的光影变化,并记录下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等。这些线索旨在引导学生们关注校园中的自然美、建筑美和光影美等方面。

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仔细观察,还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观察到的美以文字、绘画或摄影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发现。

(三)教授观察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捕捉对象的特征。例如:在一次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了一个复杂的静物组合作为教学对象,比如一个装有各种水果的果篮。

首先,教师会演示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他们先引导学生从远处整体观察果篮,注意其整体形状、色彩搭配以及光影分布。然后,逐渐靠近,开始观察局部细节,比如某个苹果的颜色渐变、某个香蕉的表皮纹理等。

接下来,教师会介绍对比观察法。他们可能选取两个相似的水果,比如两个不同颜色的苹果,让学生对比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的差异。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每个对象的独特特征。

最后,教师会演示多角度观察法。他们让学生围绕果篮走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记录下所看到的形状和光影变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对象的三维形态。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强调观察的顺序、细节和技巧,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观察方法。通过这样的实例演示和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观察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现美术作品的形态和特征。

(四)实践活动强化观察力

通过组织户外写生、博物馆参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观察技巧,进一步强化观察力。以下是一个户外写生的例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教师带领学生来到郊外一处风景秀丽的乡村进行户外写生。到达目的地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远处的山峦轮廓、近处的田野景色以及天空中的云彩变化。

接着,教师让学生们自由选择想要描绘的对象,并运用所学的观察技巧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有的学生选择了描绘远处的山峦,他们仔细观察山体的形态、岩石的质感和光影效果,力求在画布上准确还原山峦的雄伟与壮丽。有的学生则选择了近处的田野,他们注意到田野中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对比和生长状态,用画笔捕捉那份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写生过程中,教师不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上的不足,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观察到的美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次户外写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有机会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观察技巧,还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观察力。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然美的奥妙,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五、结论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从“观看”到“观察”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一步。通过观察力的系统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提升美术技能,还能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受益。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珍锦.初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初探[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

[2] 王汉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