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的实践探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特别在高段课文中设计了“习作单元”,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块安排形式,也是教材编写的创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习作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深入思考与分析,对习作单元的教学方法进行摸索,从而创设出适合高段学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掌握写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习作单元;高段学生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利用习作单元开展写作教学。习作单元教学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写作单元中包含的重难点知识、写作技巧等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使学生体会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渐完成从阅读到创作的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热情是创作的源泉,当学生对写作怀有浓厚兴趣时,他们的笔下便会流淌出灵动的文字。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情境时,更应紧扣核心素养的脉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趣味游戏、影视欣赏等,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魅力的写作空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激发独特的见解与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的作品更加鲜活、有趣,写作水平也得以水涨船高。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这是一个专注于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思想进行写作的习作单元。教师可以精心策划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描绘夏天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的盛宴中感受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物的变化来展现夏天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视频中,绿叶在阳光下舒展,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让他们仿佛置身于夏日的大自然中,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这样的情境设置,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在练笔时能够联想到更多与夏天成长相关的素材,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具体的作品。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心灵与思想的交融,情感与灵魂的倾诉。因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成为了写作教学的关键一环。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紧扣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单元习作的具体内容,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洋中畅游,在文字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创新而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首先,针对《别了,语文课》这篇例文,教师可以设计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化身为文中的主人公,穿越时空,深入角色内心,去体验那份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例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笔下的细腻与真挚。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小组内,学生们可以围绕例文的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可以一起探讨围绕中心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还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汲取灵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趣味与活力的写作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表达、大胆创作。同时,这些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相信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定能被充分点燃,他们的笔下将会流淌出更多真挚而动人的文字。
三、扩展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写作宝库
素材,是写作之树的根与叶,只有根深叶茂,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授技巧,更要注重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往丰富素材的康庄大道。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为学生打造一个个充满魅力的写作空间。再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一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拓展机会。
首先,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单元内的课文,如《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些课文不仅情感真挚,而且表达手法独特,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范本。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体验到生活中的点滴真情,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丰富的情感素材。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内的习作例文,如《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些例文展示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学生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写作技巧,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写作思路。此外,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校园观察、人物采访等。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观察校园内的风铃花,从它的形态、颜色、光影等方面入手,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或者让学生采访身边的同学或老师,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多彩,从而获取写作的灵感和素材。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宝库。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汲取到更多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素材库。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单元、结合例文讲解、组织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广泛阅读等方式,我们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写作宝库。在这个宝库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发现、积累,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学校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运用好课本中的写作单元,使学生通过学习习作单元中的文章能够掌握写作的结构和技巧。在开展习作单元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善写作课堂的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借助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扩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亢俊玫.把握要素,精准训练——小学高段语文习作单元教学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0):46-48.
[2]林雅玲.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高段“习作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