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以保山市昌宁县幼儿园为例

杨李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11期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幼儿园 678100

摘要:幼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未来的主力军。本文立足于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保山市昌宁县地方实际,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的必然选择。保山市昌宁县幼儿园立足地方实际,探索出在幼儿教育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一、立己达人,奠定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师德基石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基石。要“达人”,先“立己”。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爱国心,心怀祖国,有信仰,以爱国为荣,用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敬仰熏陶感染幼儿,用自己人格魅力和道德影响感化幼儿,才能培养出有家国情怀的幼儿。昌宁县幼儿园把扎实开展党史学习、爱国主义专题研讨交流、现场体验教育制度化常规化,并且立足县情,真正让教师熟练掌握红色故事和昌宁红色故事、昌宁非遗故事、昌宁一根丝精神的故事等,把教师培养成忠实的爱国主义者和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藏宝箱和发光屋。

二、守正创新,拓展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路径

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创爱国主义教育之新。

(一)党建引领,坚定爱国主义教育方向。

党建文化长廊为载体,立足县情实际,在幼儿园大厅、墙壁、走廊等展示适宜幼儿学习的革命故事、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昌宁本土红色文化。让昌宁本土文化如抗战英雄事迹、灿烂的青铜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厚重的茶乡文化、秀美的田园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元素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幼儿能够在自由活动时零距离了解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足迹,感受先辈精神,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二)整合内容,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1.在游戏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以昌宁县本地大田坝传统“红军鞋”为引子,以“小红军重走长征路”为主线创设突破封锁线、爬雪山、过草地、智取遵义城、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占山城堡等七个活动区,幼儿聆听红军长征小故事,亲身体验红军长征途中的勇毅与艰险,弘扬长征精神等,在建构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心中厚植爱党、爱祖国的情感。

2.在生活活动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升旗仪式、主题演讲及表演,认识国旗、学唱国歌;入园晨读,晨谈分享;离园小广播,讲故事读儿歌。在这些环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润物细无声中熏陶幼儿。

3.用好新媒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设置“红色小影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幼儿园“党史故事”专题及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专栏,让幼儿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

4.在五大领域教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通过说好中国话、绘本阅读、朗诵红色诗歌、学唱红色歌曲、美术活动等集中教育活动,充分的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融合。

5.在班级环创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围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本土传统文化创设环境设置区角。如:大班“中国风”,中班“民族风”,小班“巧手家园、茶乡花园、美味田园、金色果园”等,充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6.在体验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和特点,采取参观、聆听、体验等多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走进昌宁姚家坡烈士陵园、新城红色教育基地、温泉松山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昌宁县博物馆、抗日骁将鲁道源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非遗文化保护区,体验民俗、音乐、服饰、昌宁洞经、苗族芦笙舞、昌宁滇红、土法造纸,品尝更戛老街麦芽糖、更戛酸肉;欣赏非物质文化《苗岭天风》等文艺表演,让幼儿直观认识感知本土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文化、民俗,让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走进孩子的认知。

7.在传统节日节气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体现家乡特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节日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厚植幼儿家国情怀。

三、家、园、社会协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外延和深度。

(一)家长进校园进课堂。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建立联席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向家长普及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教育价值,鼓励家长在家中切实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营造红色文化的氛围。如:观看红色电影、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等;清明节邀请家长参加“忆清明 祭英烈”、踏青、诵经典诗歌、重温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元旦节开展新年欢歌、共绘未来、同享美食的亲子艺术节;邀请各个领域有专业素养的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如:邀请警察家长把警察英雄事迹、普法知识带进校园进课堂;后疫情期间,邀请医务人员家长给师幼讲述抗疫英雄抗疫故事等等,发挥家长榜样示范、家园共育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

引导鼓励幼儿深入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充分发挥茶韵公园爱国主义主题公园功能,积极参与社区的红色文化服务活动,共建一个爱国主义浓厚的社会,传递给幼儿强烈的爱国热情。如与社区老人互讲革命故事、参与社区红色文化宣传、邀请社会文化名人进校园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幼儿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为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38-15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刚要》[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11月13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陈惠敏:《浅谈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策略》, 《教学与研究》, 2020—09。

[5]李莹:《论当前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教创新与实践订阅 , 2021-02。

[6]周颖:《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2021年 5 月。

本文为保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5xktb02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