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探索实践感悟

——浅谈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

梁婷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3年31期
沧州市沧县李天木镇军马站学校 061000

摘要: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养以及心理素质发展,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这一时期体育课程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锻炼学生身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此时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教学理念,建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并且小学体育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育能力,通过建立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推动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多优质的体育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健康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推进下,现阶段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针对小学生的常规运动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并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形成终身运动意识。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思维,积极配合体育教师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氛围。并在这一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的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与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系统性的接触集体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的常规要求较为陌生,难以积极配合教师构建高效且有序的课堂氛围。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注意力发展情况,通过排队训练学生的体育意识,并强化一年级小学生的位置概念,让其在后续的运动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反复且充满趣味性的训练中强化小学生的注意品质。

2在游戏内容中渗透教材内容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若想更好的刺激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则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活动当中。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个性品质、综合素养处于黄金发展阶段,此时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身心素养健康发展。可以将小学一年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游戏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内容的带领下感知各类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并深层次感悟体育课程的本质含义。

例如在《30 米绕物跑》这一课程当中,教师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环节“小鸭子夺旗”并针对学生的探索兴趣讲述相应规则“请同学们围绕小鸭子障碍物进行30 米绕物跑,哪一组同学最先摘取小鸭子旗帜则获胜,而在游戏进行中请同学们以规则为主!”通过这一规则讲述明确游戏人物,并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展开分组比赛。通过这类游戏来强化学生的跑步能力,并在这一基础上活跃学生的运动思维,让学生根据比赛规则有纪律的进行游戏,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发展,并在与不同的同伴进行比赛与较量中感知体育运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各类活动当中,养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并在这类游戏中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协调性,掌握快速绕物跑的技能。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若发现学生出现不按照游戏规则比赛的情况,应及时停止这类学生的游戏资格,通过负惩罚、正惩罚等方式养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利用碎片化时间调整学生情绪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情绪变化较为反复,若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其后续的学习状态,并且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前、教学过程中的碎片化时间,将趣味性较强的引导教育模式融入其中,帮助学生迅速脱离上节课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安静的了解体育课程所讲述的教育内容。同时,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是以户外场地为主,其活动范围时大时小,并且在外界环境中有着较多的干扰问题。要想让运动中的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安静的倾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碎片化教育时间的价值与意义,通过碎片化时间调整学生的清晰,进行科学知识的渗透。

4师生互动,创设和谐氛围

一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理论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恰当的帮助与引导,并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为主,更好的推动学生的运动思维发展。一年级小学生在进入小学生活时,其部分思维仍然停留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方式当中,对小学体育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教师应在这一基础上重视自身的教育价值与引导作用,利用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望。教师应将创设和谐的运动氛围作为教育教学重点,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运动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为体育课程带来更多的活力,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遵循课堂运动规则,安全且有序的进行体育活动,掌握更多优质且简单的体育活动尝试,将更多的体育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体育技能,从而积极配合教师创设轻松且和谐的体育运动氛围,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需要将更多教学重点与难点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根据学生的运动情况重新安排教学计划与方案,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综合素质处于黄金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课程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有效的分析,并制定贴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计划与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意识到教学目标与教育内容创设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重点与难点带领学生针对性的理解与认识,打破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一年级学生对刻板且单一的体育运动氛围有着较强的抵触情绪以及逆反心理,教师需要抓住各类教学时机,将运动要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有效的示范引导来加深一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从而不断的调节小学生的运动情绪与思维。

参考文献

[1] 邱新华. 小学体育教学微探[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676.

[2] 曹亚辉. 小学体育教学刍议[J]. 魅力中国,2020(28):189-19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