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巧抓教育契机,渗透德育教育

黄桂洪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4年20期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潖江中学 511685

摘要: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巧抓教育契机,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有效引领和促进学生成长,使德育工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教育契机入手,对如何有效地抓住和利用教育契机促进学生成长进行了探究,助力学生成长,使德育工作的价值和效能得到充分彰显。

关键词:德育工作  教育契机  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20-

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或重要节点,这些时刻或节点通常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动机密切相关,是他们获得新知、提升能力、塑造价值观的重要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并及时把握和利用教育契机,开展德育工作,用心对学生进行教育,助力学生成长。

一、抓住可预见性教育契机,促进学生成长

老师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可预见性教育契机,利用可预见性教育契机,促进学生成长。如刚开学时的主题教育、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活动、每周班队活动、比赛和固定的学习行为过程等。这些教育契机具有群体性,可以通过预设和实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开学时,可以跟学生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通过班会、小组讨论、讲故事等途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比如刚开学,新老师提前在原班主任处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便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到事半功倍。再如:开学制作姓名牌时,给学生留下写座右铭和学习目标的位置,既可以老师在最短的时间记住孩子们的名字,又能让孩子们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座右铭,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教育契机是稍纵即逝的,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敏锐地识别教育契机,及时利用。

二、捕捉偶发性教育契机,成就教育素材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偶发性的情况,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偶发案例在平时生活中是难以准确预测和规划的,但它们却能够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素材。

班级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些偶发性事件恰恰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契机。这就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情感点等,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进行化解,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在一个平凡的卫生值日,学生小轩的随意聊天与班干部的冲突,无意中成为了老师教育智慧的试金石。老师不仅可以及时调解了矛盾,更可以借此机会召开了班干部例会,引导班干部从管理转向服务的角色认知。通过这次事件,班干部们学会了倾听与同理心,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和谐乐章在扫帚下奏响。

三、及时捕捉闪光点,塑造灵魂

教师塑造人的灵魂,不仅需要汗水与精力,更需要心灵与智慧。这是一项艺术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老师要有敏感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瞬间闪现的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老师还应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人,老师对孩子的爱是促使孩子内心变化的催化剂。老师要通过师生心灵相通的纽带,把自己的爱移植到孩子的心里去,种下爱的种子,播撒希望的种子。

抓教育契机是一种教育技巧。既要机敏,又要有耐心。我们要注意观察、创造和利用这些契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机会,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打造良好的教育指导环境,切实促进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喜农.捕捉课堂教育契机,引领学生主动成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7):1.

[2]姚晓虹.捕捉教育契机,助力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J].中学生博览,2022(12):48-49.

[3]侯志中.于细微处寻找教育契机——以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例[J].湖南教育(A版),2022(01):63-6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