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政策”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双减政策”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提升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以及释放压力和调节情绪的效果,研究发现,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本文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减轻学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潜力,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民族传统体育;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22-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体育活动,正逐渐受到关注。它不仅能提供有益的身体锻炼,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心理调节功能。通过引入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在减轻学业压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身体协调性,并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和调节情绪,从而促进整体健康的发展。这为探讨其在当前教育政策背景下的实际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为小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锻炼方式。这些体育活动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1]。同时,它们也具备身体锻炼、竞技性、社会功能等多种特点,能够全面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瑰宝,其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内外兼修,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适宜。重庆市的一些小学可以将太极拳引入体育课程,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呼吸方法。太极拳的练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有效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太极拳的“意守丹田”“气沉丹田”等理念,还能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方法,由八节动作组成,每节动作都针对人体的不同部位和脏腑进行锻炼。小学可以将八段锦作为课间操或体育课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锻炼。八段锦的练习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通过练习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以刺激全身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二、提升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
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是人类进行日常活动、参与体育运动乃至应对生活挑战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形成的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将对其未来的运动表现、身体素质乃至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2]。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训练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
高脚竞速作为重庆市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高脚竞速项目,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训练器材,如高脚马(又称“竹马”),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在高脚马上保持身体平衡,同时提高四肢的协调配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障碍赛道、进行接力比赛等形式,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除了正式的民族体育项目外,重庆市还有许多传统的民间游戏,如踢毽子、跳绳、滚铁环等,这些游戏同样具有提升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的功能。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这类民间游戏比赛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例如,踢毽子时,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脚步和身体姿态,以保持毽子的连续踢击,这一过程就有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三、释放压力,调节情绪
民族传统体育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带动心理的变化。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小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专注的状态有助于他们暂时忘却外界的烦恼和压力[3]。并且,可以释放内心的紧张情绪。这种身心互动的过程不仅有助于缓解小学生的紧张情绪,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伴随着欢快的音乐、鲜明的节奏和生动的场景,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参与环境。例如,每到课间或放学后,学校操场上学生们可以围成一圈,并且,伴随着苗族竹竿舞的欢快节奏,灵活地跳跃、躲闪。这种氛围不仅让学生们暂时忘却了学习的压力,还通过身体的运动促进了大脑内啡肽等快乐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了心理放松的效果。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许多项目都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为小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渠道。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呐喊、欢呼、击掌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抑和焦虑。例如,在土家族的摆手舞中,学生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随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摆动身体,这种集体的运动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挑战,学生们还能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进一步调节和稳定情绪。
结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显著积极影响。通过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提升身体协调与平衡能力,以及释放压力和调节情绪,这些体育活动有效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还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教育政策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港港,葛万莹,徐明昊.“双减政策”下民族传统体育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研究[C]. //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论文集. 2021:451-452.
[2] 王永东. 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为例[D]. 长江大学,2021.
[3] 王丹. 武术健身操对农村初中生体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 吉首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