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摘要: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关注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角色。美术鉴赏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看与赏析,更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提升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全面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聚焦点。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高中美术学科而言,美术鉴赏教学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在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重新审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发挥美术学科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从而为培养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文化底蕴的现代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开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审美之门的钥匙。在鉴赏各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艺术表达。从古典油画的细腻写实到现代抽象画的大胆创新,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含蓄意境到西方雕塑的立体震撼。学生通过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逐渐学会敏锐地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美。这种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局限于美术作品,还能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学生能够以更细腻、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如大自然的景色、建筑的独特风格等,从而提高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1]。
(二)培养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
美术鉴赏是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重要源泉。当学生深入鉴赏美术作品时,他们能够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例如,梵高独特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运用,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创新表现方式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三)增进文化理解
高中美术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文化特征。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古代工笔画了解到封建时期的宫廷文化、审美观念以及传统的绘画技艺传承;通过欣赏非洲木雕感受非洲大陆独特的部落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这种跨文化的美术鉴赏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培养文化包容的态度。这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能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2]。
二、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创设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设与作品相关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以《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为例,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在教室中布置一个小型的“自画像展览角”,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艺术家的自画像作品,如丢勒、梵高、弗里达·卡罗等的自画像。同时,将教室的灯光调暗,营造出一种艺术展览的氛围。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美术馆,能够近距离地感受自画像中艺术家独特的自我表现。他们可以观察到丢勒严谨细致的描绘,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重视和自信;梵高那充满激情与孤独的笔触,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对艺术的执着。这种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画像不仅仅是外貌的呈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个性和艺术追求的表达,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中自我表现这一概念的审美感知。
(二)在美术作品中关联人生经历
将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艺术理解能力。以《托物寄情——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经历的关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详细介绍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是明朝皇室后裔,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
他的绘画作品常常以残山剩水、白眼向人的动物等形象出现。例如他画的鱼、鸟等,往往眼珠向上,呈现出一种“白眼”的状态。这种独特的绘画形象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通过这些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悲愤以及对新政权的不满和反抗。学生在了解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后,再去欣赏他的作品,就能深刻体会到作品中托物寄情的深刻含义,理解艺术家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融入到作品的线条、笔墨、构图之中,从而提高对美术作品与艺术家人生关系的理解能力。
(三)注重文化对比与融合
在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文化对比与融合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升文化理解素养。以《不同的歌声——民族文化与美术》为例。在教学时,可以选择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和墨西哥剪纸艺术进行对比。
中国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往往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如春节时的窗花,多以吉祥图案为主,像龙凤呈祥、连年有余等,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传统的审美观念。而墨西哥剪纸则与墨西哥的宗教祭祀、亡灵节等文化活动相关,其剪纸图案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常常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对比这两种剪纸艺术,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独特体现。这种文化对比与融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理解能力。
结论
在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的优化意义深远。通过情境创设、作品与人生经历关联、文化对比融合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这不仅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以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和创新的思维面对未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策略,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翁鹏瑞.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J].艺术大观, 2023,(30):103-105.
[2]刘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策略[J].艺术大观,2023,(26):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