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理化生跨学科课例的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初中是学生知识体系科学的构建阶段关键。传统教学中,各学科往往相对独立,然而现实生活的问题并非按学科界限划分。因此,开展学科融合备课与挖掘实验课共性具有迫切的现实。本文探讨了在初中阶段,基于粤教版化学、粤教沪科版物理、苏教版生物教材进行学科融合备课和实验课共性研究的重要性。同时,文章分析了理、化、生三个科目实验课在实验方法、安全、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共性,并提出了基于这些共性的教学实践建议。
关键词:初中;理化生;跨学科
一、学科融合备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学科融合备课,教师能打破学科壁垒,将化学、物理、生物知识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时,涉及到生物的呼吸作用(生物知识),其本质是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知识),而能量的转换又遵循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形成完整的广宁县城东学校知识网络,提升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学科的教学有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学科融合备课能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化学中的燃烧现象为例,将物理中热传递的知识以及生物中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过程与之结合,从不同角度解释燃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关联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探索和欲望。
(三)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未来社会需要具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在初中阶段开展学科融合备课,为学生奠定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能够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理、化、生实验课的共性研究
(一)实验方法的共性
观察、测量、对比是三个实验科目课常用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需要通过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观察法),测量不同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值(测量法),进行并对比分析;在化学实验制取氧气时,需要观察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现象,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对比不同制取方法的优缺点;实验细胞生物观察结构时,同样要运用观察法,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也需要有时测量细胞的大小,并对比不同细胞的差异。
(二)实验安全的共性
安全是实验的首要原则,在化学、物理、生物实验中都极为重要。三个科目实验都涉及到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化学实验中可能会接触到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物理实验中会使用到电源、高温设备等,生物实验中可能会使用到活体标本或有害微生物。因此,在实验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实验设计的共性
设计实验时,都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对照性等原则。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生物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实验)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理实验),都需要为例明确实验目的,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分析的共性
三个科目实验对需要都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无论是化学实验中物质的质量、体积数据,物理实验中的速度、力的数据,还是生物实验中的细胞数量、生长速率等数据,都可以通过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直观进行呈现),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和趋势,得出实验结论。
三、学科融合备课与实验课共性研究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开展联合教研活动
1.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化学、物理、生物学科教师应定期开展教研联合活动,这种交流机制就像是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汇聚在一起,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教师建议每月们开展至少一次教研联合活动,每次活动设定明确的主题和议程,确保研讨内容有的放矢。
2.深入主题研讨
针对某一主题,如物质的变化,教师们可以从化学、物理、生物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化学学科侧重于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变化,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物理学科关注物质状态、能量的变化;生物学科可能涉及则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转化。通过多学科视角的分析,设计出性教学方案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思维和方式,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二)加强实验课的统筹安排
1.整合实验内容
在安排实验课时,可将三个科目的相关实验进行整合。以学习物质的性质为例,将化学的物质燃烧实验、物理的热学实验和生物的呼吸作用相结合实验。这样的整合让学生在一次实验中活动能够体验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避免了学科之间的割裂。
2.优化实验流程
整合后的实验课需要优化实验流程,确保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紧密结合多学科知识。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考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三)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探究项目
1.布置跨学科探究项目
教师可以布置跨学科探究的项目,让学生自主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探究项目。学生需要运用物理知识测量光照强度、温度,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运用生物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性。
2.提供项目指导
在学生开展跨学科探究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可以学生帮助制定项目计划,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器材。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四、结论
在初中阶段,基于粤教版化学、粤教沪科版、物理苏教版生物教材进行学科融合备课和实验课共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科融合备课,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挖掘三个科目实验课的共性,有助于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积极应开展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兰妹.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一次成功实践——对"项目学习:体育运动与心率"一课的教学点评[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2 (17): 21-24.
[2]要明月 张永华 王雅麟.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J]. 2024.
[3]赵芸赫,马宇翰,李春密.基于测量工具制作过程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以"自制浮力秤"为例[J].物理教师, 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