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路径探索

肖小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5年8期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409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路径。通过分析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实施路径,并构建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认为,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数学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协同育人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数学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当前,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认识不足、融入不够深入等问题。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系统探索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为提升中职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新型的课程体系,促进了各学科的融通交流。许多中职学校教师已开始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学,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感性认识,进而理解专业知识并感知思政内容。

然而,当前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和学生尚未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其次,思政内容融入不够深入,存在形式化倾向,要么过分追求形式新颖而缺乏专业深度,要么为了迎合学生喜好而偏离教育初心。此外,教学资源整合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从学生层面看,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多元信息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大量信息涌入校园,其中不乏负面内容,这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构成了挑战。

二、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1.优化教学内容,深挖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基础。教师应系统分析数学知识体系,寻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在函数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图表,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成就;在概率统计部分,可结合疫情防控中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将数学史融入教学,介绍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和现代数学家的贡献,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华罗庚的数学研究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线性规划教学中设计"最优生产方案"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应用价值,同时培养资源节约意识和效率观念。统计知识教学可结合社会调查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效果

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通过真实情境引发思考,如用"精准扶贫"数据分析展示数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项目式学习能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如设计"校园节能减排"数学建模项目。

数字技术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新可能。利用"智慧树""学习通"等平台实现高效互动;运用5G、AR、VR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如通过虚拟仿真展示数学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拓展学习时空,如课前通过微课预习,课中进行深度讨论,课后完成实践任务。

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育人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思政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建立数学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备课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教师自身要主动学习,提高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的能力。通过观摩优秀思政课、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掌握思政教育规律和方法。保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善于将时事融入教学,增强课堂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保障机制

1.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传统数学教学评价主要关注知识掌握和解题能力,课程思政要求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将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纳入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参与度,通过项目作业评价创新意识,通过小组互评了解合作精神。

2.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层面应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加强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如与德育课程合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专业课程联合设计综合实践项目。

注重校企协同,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用真实案例展示数学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建立家校联系机制,让家长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参观研学活动,增强教育实效。

3.建设数字化支持平台

搭建一体化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汇集精品课例、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开发集成式教学应用软件,支持在线备课、课堂互动、作业批改等功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情,实现精准教学。通过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识别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建立思政教育效果跟踪系统,长期观察学生成长变化,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四、结论

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学内容、方法、师资、评价等多方面协同推进。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才能有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未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育还需在数字技术应用、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探索,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丁亚军.新时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 中国日报网, 2024.

[2]封改云.课程思政走进中职数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人生与伴侣,2024,(38):82-84.3.

[3]高坤.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研究[J].数学之友,2024, (19):21-22+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