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霍军英
  
教研创新媒体号
2023年4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石咀镇第一初级中学 537204

摘要: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作业设计上,教师要与时俱进,重点提升作业的有效性,要明确新课改的真实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一定要推动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学生的基础水平为主,鼓励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巩固基础知识,提升个人水平以及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查缺补漏,举一反三,学生既能够对于新知识进行巩固,也能重点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对作业设计也要提高重视程度,通过设计作业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进一步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既能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也能提升综合素质,正因如此,本篇文章也提出了具体措施,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提升个人各项水平。

一、合理分层,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在当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环节,教师一定要合理分层,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例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制定相应的基础题型后,要对知识进行延伸,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实现举一反三,另外,教师要明确分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依靠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个人水平因材施教,通过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类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技术水平存在不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存在着差异,正因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一定要重点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这也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特点,通过优化、完善作业设计环节,也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通过分析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学习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提升自身核心素养。首先,在实际设计作业时,教师针对数学学习兴趣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设置较多的基础性知识,包括数学公式、相应的知识习题等,针对基础知识扎实的优等生和中等生,教师可以提升作业难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

二、重点渗透生活元素

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活元素也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也一定要重点提升其生活性,通过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只是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更重要的是提高综合素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设计作业时,也一定要将生活元素进行渗透,这也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在实际设计环节,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鼓励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教师教学统计调查一课,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整个年组的男女生数量进行统计,或者是某一路口的私家车过往数量进行调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明确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存在的联系,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的真实内涵[2]。

三、提高作业设计多样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不是要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正因如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环节也一定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激发探索精神,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也可以重点渗透自主探究[3]。例如教师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可以安排相应的实践作业,例如鼓励学生思考一个平面内如何准确定位一点,通过设置此类作业,学生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也有着不容小觑的积极影响,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也能优化自身学习方式。除此之外,在传统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环节,大多数的教师会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而忽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作业设计环节也设置需要小组协同完成的作业类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能够激发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优化完善设计理念,通过将教学内容和复合型作业进行联系,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发现思维,通过交流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4]。

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若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也一定要明确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当下的数学对设计环节,教师也不能仅仅重点关注书面作业,更应该设计相应的实践类型作业,通过实践,学生也能挖掘数学知识的真实内涵,在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记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这也能为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提供保障。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查缺补漏,举一反三,明确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所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这也能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也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实践类作业充分全面的掌握可能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一定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要与时俱进,要将核心素养内涵和作业设计环节进行融合,促使学生能够挖掘数学知识的真实内涵,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吴绿苗.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 2021, 000(029):75-76.

[2]范海英.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 000(028):P.1-1.

[3]王云兵.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教学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8):3.

[4]薛庆梅.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 启迪, 2022(29):3.

[5]赵清.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基础教育论坛, 2022(16):97-98.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研究》+(2023C8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