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策略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数学教学,要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课程整体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确定教师的教学目标构架;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以问题为导向分解任务情景,确立学生的认知活动构架;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既要注重评价内容和方案设计,又要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确定教师对学生的效果评价构架。目标,活动,评估三种要素之间的一致性,保证了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引言
如何使教学评保持一致性,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了“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就是让教学向内容标准靠拢,科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一致性”这一概念,唯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保持一致,才能使教学成效最大化。
1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指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关键在于推动教学方式由“认知”向“实践”的转变,树立“实践”在学科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并将“实践”作为新的“教学标准”[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教学目的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以学习任务为导向进行教学;最后,建立适当的评量体系,藉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改善教学情况。这也是核心素养下怎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践途径。
2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开展策略
2.1确定核心学习目标
为了保证“教学评一致性”的顺利实现,教师必须在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保证“教、学、评”都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有目的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评一致性”为中心,开展探索性的活动,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到放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融洽的课堂中去探究数学知识。
比如,小学教学中关于“面积”的教学内容,其学习目标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周长和面积,并对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加以探索和掌握,注重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对学科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可以使所有教学活动都朝着这个方向进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2.2根据实际调整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其在“教、学、评”中不脱离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探究活动、小组学习、趣味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通过形象化、活灵活现的课堂气氛的创建,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学习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强的参与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2]。
例如,“圆柱体”是小学数学的必修内容,其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的特征,并在学习中体会学习得乐趣。这堂课的情景教学方法可以设计如下:首先,教师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圆柱体模型放在讲台上,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让同学们列举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事物,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3]。其次,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不吝表达对学生的称赞,结合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并引导他们对圆柱体的特征进行思考。此教学法能对学生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并有效地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来触摸、观察、计算、比较圆柱体的实体模型,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的特征知识。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堂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从一些生活中的物体中发现数学模式,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对这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2.3优化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评价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建立分层的教学评价。比如,在“对称,平移”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对称,有的学生则不能很好地理解[4]。在这一进程中,教师应首先肯定学生的付出和努力,结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分层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建立以教师为主,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兼顾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教学评价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举例来说,教师在针对课堂教学“圆的面积”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参与问题的积极性,课堂互动的频繁程度,以及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长处要公开的表扬,对学生的不足要用委婉的语言提出,使教学评估达到最优。
结束语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利用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探究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构建教-学-评一致性数学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23(03):52-54.
[2]沈薇.“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2):118-120.
[3]张金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探索——以“四边形的分类”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2(11):32-33.
[4]杨宇,刘衍利.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