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方法

贾凤贵
  
教研创新媒体号
2023年9期
东宁市绥阳第二小学 157212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小学学好语文,能够有效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思维能力,助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外,还要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在对学生特点和能力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采用分层设计的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作业,以帮助学生通过作业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与进步。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学生的“多元智能”决定着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那么,如何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遵循各学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及认知类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呢?文章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及学校教导处的做法,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分层作业”究竟有什么基本策略呢?作业设计是“理念与行为、智慧与艺术”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分层设计的基本策略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强弱情况进行分层设计。毕竟“个体差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以消除的。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设计。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或教学内容,总有不同程度的重点和难点之分。三是根据教学或文章主题的深浅不同进行分层设计。这种现象总体来说是基本平衡的,但是对不同学生个体来说,又并非完全绝对的。四是根据复习内容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设计。可把之分为“基础知识”“能力优化”“阅读理解”“应用习作”等几种类型,应抓住典型、偏向重点、因人而异。总而言之,在“因材施教”思想指导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学习水平差异,通过作业的分层设计,布置多元化、难度适宜的作业。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布置的质量,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进而更好地巩固课堂内容,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方法

(一)对作业量进行分层

任何一个班级都会有喜欢或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也会有语文基础好或基础不好的学生,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量,将作业设计成基础型和提升型。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巩固基础,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提升能力,学生通过作业都能各有所得。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在每节课的课后都有本节课的重点字、词、句,除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有一些短文写作和造句等拓展内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就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有针对性的设计基础作业和提升作业。基础作业主要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包括抄写字、词、句、用字词造句等;提升作业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减少抄写等任务,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查找近义词、反义词等。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对作业类型进行分层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准确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学生兴趣布置类型多样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摒弃单一类型作业的布置,将语文作业打造得丰富多彩。同时,可以将趣味化的元素渗透进作业中,如,游戏、绘画、唱歌等,学生在趣味作业的吸引下,就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提升作业的质量。比如,教师在教授《秋思》这节课时,可以按照类型布置分层作业。因为这首诗是需要背诵的,但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学生并没有兴趣,此时可以按照作业类型划分层次。如,将《秋思》改编成歌曲,然后唱出来,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学会背诵;将《秋思》画成一幅图画在课上展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也能学会背诵。当然,学生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只要能够学会背诵即可。在对作业的类型进行分层后,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积极参与到了作业当中,有效提升了学习的效果,学生也获得了个性化发展。通过多样化的作业类型,提升作业完成度。

(三)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

布置课后作业的前提是要为满足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学生拓展语文思想,安排好课后作业任务,而不是为教学目标来进行机械的作业任务。由此看来,为达到课后作业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质量来分配课后作业训练任务,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例如,古诗的学习较为困难。对古诗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尽量把简单的朗诵、明晰生字词作业分配给他们,而古诗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则需要保证他们课后作业的扩展和提高。因此,分层作业的安排,不仅能针对性地避免作业负担过重导致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教学相结合的缺点,还能让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进行整合复习与思维拓展,在减负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作业水平增效。

(四)对作业评价进行分层

为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业的层次性和互补性,在评价和考核中也应实施分层评价。通常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所有学生都要回答基本问题,但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教学方式,例如能力题、综合题等。而对不同的层次的打分方式也不同,班级的任何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分层下,都有机会获得高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也能出现成绩相近的情况。通过这种分层的作业评价和管理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热情,形成全员争分夺秒、小组争先的良性竞争环境。还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自信心,获得学习动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在布置小学语文作业时,要积极采用分层的方法,在对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划分作业层次,促使全体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都能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春信.让学生在作业中放飞自我——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J].安徽教育科研,2021(10):39-40.

[2]杨莎莎.层层计划,层层进步——浅谈小学语文的作业分层设计[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24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