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远程视频为媒介的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援鄂护理队成员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远程视频为媒介的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援鄂护理队员的效果。方法 调查瑞金北院65名援鄂护理队员心理状况,根据有无参与正念减压疗法进行分组,参与正念减压疗法作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模式管理作为对照组。干预前后发放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AN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中醒觉次数、睡眠潜伏期、睡后醒起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总记录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远程视频法干预能有效改善援鄂护理人员负性心理,提高援鄂护理人员睡眠质量。
关键词:正念减压疗法;远程视频法;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文章编号:1674-8999(2020)-0241-02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志码:B
新型冠状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及病程进展迅速的特点,援鄂护理队员作为一线工作者需要面临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新型冠状肺炎的特殊性给援鄂护理队员带来了较大的职业风险[1]。有临床研究表明感染科工作人员在高职业风险、高压力的模式下通常会发生心理失衡 [2],而采取正念减压疗法其作用机制对改善援鄂护理队员的负性心理也有重要作用[1]。由于援鄂处于疫情的特殊时期,不适合人员聚集,本文对30名援鄂护理队员采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远程视频法干预,为临床采取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远程视频法改善疫情一线护理队员的负性心理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将2020年2月9日起瑞金北院的65名援鄂护理队员根据有无参与正念减压疗法进行分组,参与正念减压疗法的30名护理队员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7.82±2.26)岁;本科12名,大专18名;采取常规模式管理的35名护理队员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7.23±2.53)岁;本科16名,大专19名,两组资料干预前无差异(P>0.05)。
入选标准:(1)援鄂一线护士。(2)自愿参加者。
排除标准:(1)近1月服用精神类药物。(2)精神疾病史者。
二、方法对照组每周1次培训、座谈以缓解压力,由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干预对主诉压力过大者。观察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
1.由掌握正念瑜伽、呼吸法的高职称人员担任培训老师,结合远程视频法与正念减压疗法,将正念瑜伽及呼吸法等演示的各个动作做成视频和配套手册,在微信群及相关平台内播放和指导演示动作,熟练此动作后逐步教导更多的锻炼方式;每次正念减压疗法锻炼一次45分钟,一周两次,干预1个月。
2.在正念呼吸法训练时播放轻音乐,使援鄂队员专注训练,每呼出一次则计一次数,直至五次再周而复始,每次十分钟。并告知将注意力拉到呼吸上,一天两次,干预1个月。
3.开展视频生活座谈会:分享援鄂期间的生活心理活动,倾吐内心的压力,并由培训老师引导话题,舒缓援鄂护理人员的心理及生活压力。此外还联系援鄂护理队员家属共同进行视频生活座谈会,抚慰援鄂护理队员对家人的思念。
三、观察指标
1. 抑郁自评量表[4](SDS):总分在40分以下没有抑郁,50以下、40以上疑似有抑郁,50以上确诊有抑郁。
2.焦虑自评量表[5](SAS):总分在40分以下没有焦虑,50以下、40以上疑似有焦虑,50以上确诊有焦虑。
3.正性负性情绪量表[6]:(PANAS):由20个条目组成,包含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两个因子。每个因子分别有10个代表正性和负性的形容词组成,每个形容词后5个选项,分别计1-5分,满分51分
4.多导睡眠图监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总记录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以及入睡后觉醒时间。
四、资料收集方法和时间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分别对两组对象采取SDS量表、SAS量表和PANAS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定,三个量表均分值越高,负性程度越严重。同时进行睡眠质量检查,统计多导睡眠图指标,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时受试者连续睡眠两夜,睡眠环境需静谧、无干扰,女性受试者规避生理期。第一夜适应环境,第二夜检测数据正式记录。
五、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对比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两组干预前后PAN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PANA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PAN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两组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两组干预前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四、两组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中醒觉次数、睡眠潜伏期、睡后醒起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总记录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讨论
援鄂护理人员处于紧张忙碌的护理工作状态,同时还会产生对新冠肺炎危险性的恐惧,在多方面因素影响发生紧张焦虑及恐慌等负性心理变化 [7]。
李庆英等人[8]研究中表明正念减压疗法可使医务人员SAS评分改善。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负性心理评价量表评分(SAS、SDS、PANAS评分)低于对照组,通过远程视频和微信平台的干预提升了观察组成员的觉知力和耐受力、包容力,消除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此外通过远程视频生活座谈会积极与观察组成员沟通以减轻工作压力,诸多作用机制有效改善援鄂护理队员的负性心理[9]。此外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睡眠时间、总记录时间、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正念减压疗法可帮助集中精神,而精神的集中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强化,从而有效地摆脱在一线工作导致的神经衰弱等问题[10],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正念减压疗法联合远程视频法干预能有效改善援鄂护理人员负性心理,还能提高援鄂护理人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芬,李冬,张玉芳等.正念减压疗法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的系统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9,35(16):2281-2284.
[2]叶芸, 黄丽莎. 手术室护士情绪劳动现状对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15):1938-1942.
[3]王雅星,田军香,关志等.正念减压疗法对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9,35(7):974-980.
[4]陈锐. 抑郁自评量表[J]. 晚报文萃, 2010.7(9):71-71.
[5]焦虑自评量表[J]. 心理保健医生, 2011, 000(005):P.27-27.
[6]鲍丽,占归来,李晨胡,王永强.中文版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在老年人中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28(4):617-621
[7]杨显珠, 傅声帆, 黄孔阳. 护士睡眠质量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正念的调节作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33):4031-4035.
[8]李庆英, 温佩儿, 张海嫦. 正念减压疗法对改善夜班护士睡眠质量及焦虑的效果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07(018):13-14.
[9]刘艳菊,尤红,李永等.精神科实习护士负性情绪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9,41(13):2074-2077.
[10]李景贤,王莉,勇杰等.手术室护士情绪调控信念和护理专业自我概念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3):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