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雷雯
  
中医学报
2021年1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北京 100015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探析基于回授法的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以护理方式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以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4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而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的4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并记录产后2h、产后24h的产后出血量与知识知晓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知晓率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在产后出血患者中通过回授法实施健康教育,可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产后出血的认知。

【关键词】回授法;健康教育;产后出血;知晓率

文章编号:1674-8999(2021)-0022-01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志码:B

前    言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分娩期并发症,主要指产妇在胎儿自阴道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若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1]。目前,按摩子宫、补充血容量等均是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虽然以上措施有助于控制产妇出血症状,但大部分产妇易因为缺乏对产后出血的认识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并且以往护理人员仅是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开展常规健康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通过回授法开展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首先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由患者结合自己理解复述健康教育的内容,以便患者掌握患者认知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纠正与指导[2]。此次研究,我院选取90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回授法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探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以护理方式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以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4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而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的4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纳入标准:患者经凝血功能与血常规等检查明确为产后出血,且分娩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凝血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者;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参照组年龄范围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5±1.27)岁;孕周范围在39~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99±0.12)周;其中,经产妇25例,初产妇20例。研究组年龄范围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9±1.13)岁;孕周范围在39~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82±0.19)周;其中,经产妇23例,初产妇2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即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其中包含了产后出血的病因、处理方法等内容,护理人员结合健康手册口头为患者进行讲解。

研究组实施回授法健康教育,具体方法:(1)组建护理小组:由主任医师、护士长、护理人员共同组建护理小组,在开展健康教育前首先进行培训,以便护理小组各成员均掌握回授法理论的应用与技巧等内容。分组且培训结束后,护理小组全面收集患者资料,将患者划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8例患者。(2)制定提问单:回授法提问单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是首次提问内容: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与后果?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与处理方式?产后出血的注意事项?产后出血的饮食与运动原则?要求产妇在出血症状与病情稳定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授课内容;第二是再次提问内容:患者需要全面概括健康教育内容,并进行总结。(2)开展健康教育:①信息传递: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其中包括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内容;②信息复述:信息传递环节结束后,结合回授法提问单向患者进行提问,并记录其回答情况;③评价效果:护理小组结合记录情况对患者复述内容进行评价,若患者复述正确,即可结束该轮健康教育工作,若回答错误,则纠正其知识误区,直至患者可以正确复述。④解答疑惑:引导患者提出自己的疑问,护理小组进行详细解答,并且护理小组组建微信群,在群内发布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并记录产后2h、产后24h产后出血量与知识知晓率。焦虑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为评估工具,该量表包含焦虑、惊恐等项目,该量表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

四、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指标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

表1显示,护理前两组SA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

二、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

表2显示,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研究组(P<0.05)。

三、两组知识知晓率比较

表3显示,参照组、研究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78%、97.78%,比较发现研究组知晓率更高(P<0.05)。

讨    论

产后出血患者通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加之患者对产后出血的了解并不全面,极易因为出血症状而加重负面情绪,进而影响到治疗工作的开展或是治疗效果。因此,在产后出血治疗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疗效,确保患者出血症状尽快得到改善。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通过回授法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分析是护理人员传授知识后由患者进行复述,这一过程可达到双向传递信息的目标,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评估与纠正的方式巩固患者对产后出血的理解,从而改善其心态,并减轻产后出血造成的影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研究组(P<0.05),说明在产后出血患者中通过回授法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在回授法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知,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产后出血引发或加重患者负面情绪而影响到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3]。同时,患者在全面了解产后出血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减少产后2h与4h出血量。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研究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78%、97.78%,比较发现研究组知晓率更高(P<0.05),说明在产后出血患者中通过回授法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其知识知晓率的提升。分析是回授法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无障碍渠道,护理人员通过该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能够细化各流程与环节[4]。例如,护理人员首先为患者讲解产后出血的相关知识,紧接着根据回授法提问单向患者提出问题,让患者根据问题顺序进行回答,并进行总结,最终由护理人员评价患者的复述内容,针对回答正确者,予以鼓励与肯定,针对回答错误者,则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正确指导,纠正患者的知识误区,直至患者可正确复述,以促进知识知晓率的提高[4]。

综上,通过回授法为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产后出血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黎玉莲.日记式心理干预结合回授法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2):142-144.

[2]魏杰.回授法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035(010):932-934.

[3]赵洋洋,高学军,王欣.回授法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03):419-421.

[4]郭宏.产后出血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及价值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018(008):208-209.

[5]李富芹.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v.18(08):23-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