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自教学改革活动持续推进以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均等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学习成长个性化需求,成为教师需直面教改难题之一。其中,分层教学法作为以学生群体为主展开针对性教学服务的育人手段,是学生强化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值得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应用。本文通过探析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综合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分层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具有如下价值:第一,践行“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根据教学预期划分若干层级,规设配套育人方案,为教育资源个性化集聚提供依据,保障学情与教学指导服务一致,继而有效完成育人任务;第二,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颠覆以学生横向比较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引领学生从主观着眼看清自身成长轨迹并在教师指引下学习进取;第三,根据分层教学实况创新进取,为教师持续运用新思想、新方法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铺平道路,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育人为本优势。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
1.学生编组
本校学生存在初中历史知识学习基础不同且层次良莠不齐问题,为此可以在育人活动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情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因素、思维水平、学习兴趣等客观条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如A、B、C三组,其中A组学生教师根据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及大纲进行基础性教育,B组学生教师则以学生能力个性化发展为导向展开教学活动,C组学生教师以本校最高要求为动力教学实践,落实分层育人目标,同时组内成员并不固定,根据学习成长动态及时调整,保障学生所在层级精准,赋予学生编组灵活性,为提高分层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分层备课
基于不同层级学生学情各异,为此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发生改变,需教师利用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配套教育素材,在透彻研读教材基础上赋予其开放性,满足学生分层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在进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时针对C组学生可在“STEAM”教育理念加持下引入农耕文化,并将农耕文化与农村景观现代化设计联系在一起,引领C组学生分析实践,在拓展学习中深入体悟历史知识,同时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想象力、艺术修养、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通过分层备课集聚历史教育资源,为学生层级化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初中历史有效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初中历史学习规律把握授课进度,加强教学衔接与过度,尽量规避教学坡度,将学生为主、教师启发、即时评价设为主线,使每位学生均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结束后可规设思维导图,将春秋战国历史分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长平之战、马陵之战等视为思维导图构建基础引领学生予以填充,用以针对A层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使本层级学生能夯实学习基础、梳理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同时B层及C层学生亦可加深基础知识印象,为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给予支持。
二、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步骤
1.解读课标,制定计划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是分层教学法有效实施的指南针,为此在教学实践前教师需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发挥历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强化人文素质,树立正确“三观”作用,使学生能增强“四个自信”,成为新时代国家建设与发展“接班人”。教师在明晰育人要求前提下制定教学计划,深挖分层教学法育人潜能,例如教师在进行“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时可渗透传统文化理念,以“秦汉文化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为议题鼓励不同层级学生交流互动,迸发历史思维火花,在讨论中学习实践,并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达到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目的。
2.剖析学情,科学育人
教师为及时调整教学层级,保障学情与教学指导活动高效对接需立足实际剖析学情,为科学育人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月为单位统筹历史知识规设测试题,用以分析学情,同时课上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反观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及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以此为由调整教学对策及学生所处层级,旨在科学开展授课活动。
三、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方法
1.基于任务驱动有效运用分层教学方法
为突出学生初中历史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历史教学资源集聚效率,满足学生个性化历史知识学习需求,有效节约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层级化学习实况规设若干自学任务,使学生个性化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时可从基础夯实、能力提高、综合发展角度出发规设层级性学习任务,如“了解史实”、“说出《辛丑条约》内容”、“阐述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原因”、“《辛丑条约》影响”、“模拟时事报道”等,使不同学习层级学生均能明确自学任务,避免学习任务单一学生历史学习效率降低,还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史料论证等能力。
2.在“互联网+”资源加持下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法
当前处于信息化教育2.0时代,运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是大势所趋,为此教师需树立“互联网+”教改意识,多路径提高分层教学法育人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新文化运动”教学时可创编微课,同时微课难易程度不同,从基础讲解、历史剖析、知识延展等角度出发统筹网络资源充实课程内容,为A、B、C三大层级学生学习实践提供有力条件,同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规设能力自检、在线互动、案例演示等微课模块,满足各层级学生个性化历史学习需求,教师通过在线了解学情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营建“一对一”线上教学氛围,使分层教学法得以有效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具有提供均等学习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历史学习需求必要性。基于此,教师需紧抓分层教学关键环节,践行分层教学步骤,在教学改革基础上妥善运用分层教学方法,继而在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同时培育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落实初中历史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璐.疫情期间初中历史线上分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0(17):265.
[2] 冯雪峰.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分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