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四年级学习单的设计与使用的研究
摘要:所谓的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教师要保持好自己的教学节奏,注重学生学习进度,并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日常的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合学生使用的学习单,并采用恰当的课外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尽可能的达到学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策略研究
1、明确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问题设计学习单
每篇课文在学习之前,教师都应首先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了解分析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难点。教师应该在课程备课过程中,应该针对教学难点,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学生简化课程学习难度。教师可以采用如多媒体教学、课上问答活动等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既能鼓励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又可以实时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度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大幅的提升,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此外,在设置课程活动任务时,教师应该考虑设置多样化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课程时,教师要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能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从文中对五颗豆的描写中,理解把握到五颗豆的心理活动;其次是帮助学生们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不同人的人生选择以及价值体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利用PPT分别展示课文中对于五颗豆的描写,让学生们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五颗豆的心理状态并对带领学生对文章描写方式进行赏析。在学生们对课文内容做到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分别探讨五颗豆的选择以及学生们对于五颗豆分别的看法,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们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做一个最终的汇总总结,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文章中蕴含的道理[1]。
2、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设置课程预习学习单
保持“教学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始终以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对课堂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制定学习单时,应该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设置合理的课程预习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根据学习单对课程进行预习,然后再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既可以提高实际上课过程中的课堂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计划,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帮助学生及时的克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比如学生在学习《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学习单,制定学生的预习计划,让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预习,了解文章类型、文章梗概等,并让学生总结一些对于文章的自主感悟。此外,学生预习学习单的设计,要注意学习内容难度的掌控,选择难度适中的预习项目,并制定由简单到困难的预习计划。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预习目标,如文中生字的拼写组词、课文新词好句赏析等,然后再设置稍微带有探索性质的预习内容,如总结文章大意、复述课文内容等。在实际的课堂教师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们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了解,这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根据学生们的预习效果,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而更高效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2] 。
3、学习评价融入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制定合理的学习评价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简化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在日常上课时,认真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解决学习上的拦路虎;及时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建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所学课程,从而实现每一步的课程目标。及时准确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改进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督促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学生互评的学习单,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的学习表现,可以让学生们在评价或者被评价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程时,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能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到读书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名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尊重学生发言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以及补充,让学生及时的了解到自己在学习时还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在同学们发表观点的基础之上自由地进行补充评价,让学生们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逐步的拓展自己的思想维度,增强自己的对于文章内容的思考,进而提高自己的课程学习质量。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设计学习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教学评的一致性,而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创新,通过课程实践来逐步的进行完善。教师在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制定课程学习单时,应该从教师、学生、学习评价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根据课程的实际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地学习单计划。教师可以从课程预习、课程重点突破、课程评价等方面出发,制定合理全面的学习单,从而提高学生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玉婷.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二年级学习单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40):75.
[2] 鄢静.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1(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