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为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其方面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长期进行数学学习奠定优良基础。
关键词: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依赖老师,他们往往只能被动地等待老师的传授,缺乏独立的学习意识,这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从教学观念上进行变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并提升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一、优化观念,推进培养
“要想让一个人能够好好学习,就得要有一个好的老师。”在课堂中,老师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其教育理念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虽然新课改工作正在进行,但是仍然有很多老师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时,却仍旧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像母鸡喂小鸡一样,将“知识”掰碎喂给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形成“饭来张口”的毛病,对数学问题也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就导致他们的思维能力很长时间都是停滞不前的。为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改变教育理念入手,教师要自觉、有目的地开展数学教育,首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理解抽象思维对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重视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其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根据课程大纲选择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点的课程,以此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1]
二、组织表达,有效彰显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小学数学教学走向自主学习的关键一步,也是数学班主任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提高。就学生而言,年龄太小、表达能力缺乏等原因,导致学生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用语言表达自己,帮助学生克服害羞情绪,让学生有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整理思路,优化分析
数学之路,本就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一路上,总会有一些波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在不断积累,最终,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全部掌握并能够充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而的小学生,由于数学题的逻辑性比较强,再加上各个知识之间的串联性,导致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若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改正,将会对学生的学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的“乘法”相关知识时有一个经典的例子:“一根玉米6.5元,商家给出的优惠是买三送一,那么学生一次性买了三根可以便宜多少钱?”三个玉米要19.5元,而现在19.5元就能买四根玉米,这让很多同学们都一头雾水。老师可以在学生完成问题解答后,要求学生进行认真检查,整理自己的思维,避免盲目答题,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四、动手动脑,图像感知
小学数学教学对逻辑和运算的要求比一般的学科都要高,而在这方面,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绘画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积极地指导同学们先读题,再结合题意绘制图形,进而得到解答问题的窍门。[2]接着在课堂上要留下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画,让他们多做练习,多用脑子,多积累经验,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小学生具有更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若能把握好他们的特点,并结合这个特点促进他们能力的提升,将会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锻炼技能,推动口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时,我会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来考查学生们的课后口算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级80%的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其中还包括一些每次都又快又准的同学,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有经常算错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可以采用一些口算能力教学新方式来帮助他们: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全班性的口算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口算能力,每一天都利用课前的3分钟完成一些小练习,并让同桌间互相批改,让学生在批改中也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想方设法开展让学生感兴趣的口算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知识,例如口算比赛、口算抢答、口算小组赛等活动,教师可以给予胜出的孩子一些表扬和激励,如发小红花、给一些小礼物等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参与口算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升。
六、拓展实践,助推运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把理论知识应用于数学实践,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才能懂得真理。但是对很多小学生来说,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很好,但是一旦让自己去实践就会落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有许多几何图形的概念都比较接近,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联系,让学生将几何图形信息分类,并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几何图形。同时要给学生提问: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呢?你能做出分类吗?这两个图形的四个角之和等于360度吗?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简单繁琐的知识归纳,通过实践掌握知识,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七、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强调学生的全身心参与,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寻找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桂香.小学数学能力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5):618.
[2]陈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能力培养对策[J].读与写,2022(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