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点亮文化光辉”基于辽宁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灯艺产品创新设计与研究

胡梦溪 杜博 金薇 秦子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6期
大连工业大学 服装学院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升级,文创产品具有更大的意义。文创,顾名思义是“文化创新产品”。将文化与科技技术发展成果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对文化寓意进行提升或者传播,同时通过文化意义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文创产品就是文化浓缩的精髓,需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带有天然的亲切感,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走进生活。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辽宁省博物馆;文创

一、项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辽博对外递出的名片,设计具有独特形象的特色产品,独特的产品形式,展现了辽博向年轻人伸出的触角和诚意。在以往许多时候,博物馆往往是阳春白雪的代表,许多馆藏珍品被束之高阁,这就缺乏了其文化传播的意义,而文创产品,正是将文化和人们日常连接的重要纽带之一。

博物馆文创可以有效的传递文物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视觉角度将不同的文化元素集中的提炼,组合并进行统一的表达。完成从文物到家庭到个人的文化传播链条,达成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快速传播路径。

在如今的文创产品中手机壳、手机挂坠、书签等产品大量充斥市场。此类文创虽然小巧,方便且价格低廉,却较为繁复与琐碎,对日常的生活参与度低。灯饰作为一个生活必须品,在家庭地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光明与温暖的象征,并且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某种程度上,以灯艺饰品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将文化带入生活的体现,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1“锦鲤”文化概述

“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鱼”与“余”谐音,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一直有“年年有余”的富贵含义。在我国的民俗中存在着祭祀鱼图腾的传统。在部分地区岁末的年夜饭中,也仍然保存着一定要吃鱼的习俗。

“鱼”的造型,鱼鳞、鱼尾及其纹路在中国传统的首饰中运用广泛。在中国古代,有着“鱼龙互化”的认知。鱼化龙,龙变鱼,据《三秦记》载:“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海江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上则为龙,不上者点额爆腮。”[1]鲤鱼跃龙门寄托着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在中国古代的鱼符制度中,鱼也有着权力象征的意为。关于为何选择“鲤鱼”有多种说法,最广泛认为鲤鱼有着美好的寓意,是祥瑞的象征。[2]

现代锦鲤文化在中国最早火爆于网络,用于形容运气好的人。现在,“中国锦鲤”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民俗文化,它是日本“锦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的产物。锦鲤有“水中活宝石”的称谓,锦鲤色泽鲜艳、图案雅致,好似锦缎而得名。鲤鱼由我国传入日本后,经由不断杂交与改良变为现在的观赏锦鲤。[3]在现代社会,“锦鲤”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特别是在东方国家中,锦鲤是“吉祥”的象征。网民总在重要事情之前拜拜“锦鲤”,转发锦鲤祈求好运成了一种网络热潮:转发关注锦鲤必有好运发生。在此背景下,“人形锦鲤”也应运而生。在2018年腾讯视频制作的一档真人综艺选秀节目《创造101》中,以第三位出道的杨超越因为其好运爆红“躺赢”而成为人形锦鲤。在现代“锦鲤文化”中,“锦鲤”可以仅仅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幸福平安的一种向往与期待,是百姓对于吉祥寓意的寄托。

1.2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五代耀州窑飞鱼形青瓷水盂”与《洛神赋图》概述

五代耀州窑飞鱼形青瓷水盂,又名五代耀州窑摩羯形水盂。于1971年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水泉一号墓,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其高9.3厘米,长14厘米,宽7.4厘米。总体造型为长条三角飞鱼形,上颚向上翻卷,两侧双翅呈现展翅高飞的形态,总体呈现为一个较宽的“U”字形,容器内部分隔成前后两室,底部置有小圆足。为白瓷胎,胎质细腻坚硬,内外施满青釉,釉色润泽晶莹,青翠欲滴。

同时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洛神赋图》辽宁馆藏本中也有类似飞鱼形的鱼形体现。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连环故事长卷。现在收藏的是宋代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全卷分为三个部分,米哦啊回着曹植与与洛神真挚而又神秘的爱情。

其中的第二段便在描绘“人神殊途,不得含恨别离”时的场景中出现了飞鱼形象。“六龙驾驶者云车,洛神乘云车向着远方驶去,鲸航从水底涌起围绕着车的左右。”其中“鲸航”便是飞鱼形象。在洛神赋中的飞鱼形象圆润灵动,背鳍向上直立,两鳍如同双翼做展翅高飞状。花纹描绘细致,动态生动奔放。

二、项目背景及设计方法

1、设计心理概述

近年来Q版“丑萌”文化的盛行,人们对于“可爱”有了新的想法。“丑萌”文化来源于日本二次元文化的盛行,大量如“熊本熊”“哪吒”等丑萌形象在中国爆火。“萌文化”即可爱文化,出现时间较早,并在社会上受到了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其特征是将物体或人物形象做出幼龄化的转变。是当代人寻求心理慰藉,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一种消费选择。“丑萌”文化中的形象大多具备戏虐感、幽默感以及对于心灵和精神压力的治愈都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丑萌文化已经成为具有“旅游纪念、带动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职能。[4]

1.1鱼的衍生应用概述

在“鱼”文创的主题中,“鱼”为主体的造型下,进行形变。初步设想,以波浪形的的长方体作为底座。将鱼置放于底座之上,水杯在鱼的旁边。电路走自底座之下,通过水杯的压力传感控制鱼灯的亮起与熄灭。在接下来的进一步设计中上,将鱼灯整个置于波浪形底座之上,鱼身与尾巴之间形成凹槽掐住杯子,同时杯子通过压力传感控制灯的亮起与熄灭。确定鱼身长大概为19cm,宽18cm,高18cm,近似正方形。因改变杯子放置位置,无法使用重力操控灯开关。因此改变开关设计,转为触碰式开关设计。

1.2设计思路概述

近年来人们对于可爱有更多的喜好,特别是丑萌文化的盛行,它将事物或者人物形象做出幼龄化的转变,具体体现于:塑造圆润的外观,制造一定的戏虐感和幽默感。从而达到慰藉心灵的作用。同时圆润的外形可以使人联想婴儿或者女性,从而产生感受到可爱的生理反应。

在设计时我们同样采用了圆润的造型,将鱼的头部部分放大,制造卡通化的形象。突出鱼的“可爱”属性。整体外形使用洛神赋图中随浪腾飞,目送洛神远去的飞鱼形象。鳞片运用五代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上鳞片花纹  在个性化的设定上,通过给鱼“佩戴眼镜”制造”博学“的属性,贴合博物馆的印象。

1.3电路设计想法概述

本次电路设计使用了80C51单片机,80C51单片机属于MCS-51系列单片机,由Intel公司开发。其内部包含8位CPU、时钟电路、总线控制、RAM、ROM和I/O接口模块。单片机左侧连接跨到放大电路,跨导放大器是一种将输入差分电压转换为输出电流的放大器,因而它是一种电压控制电流源。高阻的差分输入级、可配合负反馈回路进行工作的特性,使得跨导放大器类似于常规运算放大器。利用此电路模块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将信号传入单片机输入口,经过数据处理将点亮的指令传输给右侧的LED模块,实现载体的随时亮灭。下图为使用运算放大器、若干电阻、LED发光模块、放大三极管、多数电容组成的Multisim电路仿真图。

1.4文创“鱼”与人的仿生互动分析

物品具象的形态可以分为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其中自然形态分为生物形态及非生物形态。自然界中充斥着丰富的艺术形态资源。同时对于生物形态的“艺术仿生设计”也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的仿生设计。其中具象的形态因为具有很好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形、自然性,而被人们普遍接受。

“仿生”设计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心理上的放松。仿生设计通过使产品回归自然,让产品充满的生机活力,消除了科技产品带来的生疏感、冰冷感、机械感。这种仿生设计合理的构建与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增进了人与自然统一,同时通过仿生设计赋予机器性格与生命性,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纽带。对于产品提升了产品的情趣性,增进了产品的附加价值。[6]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文物文化与流行相结合,让辽宁博物馆的传统文化符号走进百姓的家中。以五代耀州窑飞鱼形青瓷水盂与《洛神赋图》为例,从文化传播发展的角度探索了辽宁省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运用的新方法,是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新尝试。

参考文献:

[1]宁波,刘顺,何琳.中国古代鱼文化的隐喻意向与历史演化[J].中国渔业经济,2017,(4):93-99.

[2]高莉莉,惠富平.中国古代鲤鱼历史文化探析[J].中国考古,2020,(1):138-145.

[3]陆薇薇,[日]菅丰.“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J].民俗研究,2019,(2):126-135.

[4]张琦.“丑萌”文化视角下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06.30.

[5]谢志鹏,汪涛,赵晶.营销中的“可爱感知”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5):56-68.

[6]张欣.仿生艺术设计及其美学[D].武汉理工大学,2005.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创造力思维联动辽宁内涵文化产业设计实践研究(J2020079)”;大连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中国文化内涵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GLX2021017)”;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152061)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