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AR技术在非遗文化的应用研究
——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绍兴师爷文化为例
摘要:绍兴师爷文化是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事底蕴深厚,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与绍兴师爷文化故事的结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将“绍兴师爷”故事带入到大众的视野中,利用AR技术传播师爷文化,打造属于师爷的虚拟世界。综合实践活动从绍兴师爷的起源与现状、基于AR技术下师爷文化的应用、师爷文化保护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绍兴师爷;AR技术
前言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1]纲要中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对7-9年级关于考察探究活动类第5点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这一内容。希望以校外旅行探究为媒介,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了解绍兴师爷由来与兴衰、绍兴师爷的代表人物、绍兴师爷的重要精神品质以及绍兴师爷对现代绍兴文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所需的综合实践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历史思维、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素养能力。
一、绍兴师爷文化起源与现状
什么是师爷?他是古代官署中的幕友的俗称。师爷是没有官衔的,与主人属于雇佣关系,“师爷”一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幕僚制。从春秋战国的幕府制度演变而来,因为秦统一六国后,幕僚谋士一度“失业”,但地方主官仍需佐助之士,招揽忠于自己又机敏能干的人士辅佐。到达明清时期,师爷就慢慢兴盛了起来,绍兴师爷在明清时候形成了“无绍不成衙”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明清时期三百多年间,绍兴成了全国著名的师爷之乡。清代师爷共有两次高潮,分别是雍正、乾隆年间,还有一次是中外通商后西学东渐,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的几十年间,也是师爷发展的高潮。绍兴历史文化优势是在绍兴师爷明清社会治理环境下,发挥其优势的关键,因为绍兴人普遍都精细严谨,智慧卓群,也让其成了一个独特的智慧群体。[2]
随着时代更迭,快餐式阅读逐渐盛行,自发学习研究“绍兴师爷”故事的群众越来越少,以传统传讲方式展现绍兴师爷故事的情形日益减少,“绍兴师爷”故事的学习传承与发展成为一项止步不前的难题。放眼现在,无论是据理力争的诉讼律师还是忠于职守的文秘,都是师爷的巧妙化身。师爷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低调到几乎被世人遗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师爷文化,绍兴市政府启动了“绍兴师爷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此来促进师爷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AR 技术与绍兴师爷文化的结合应用
基于AR技术的三大特征,结合绍兴师爷的历史文化,设计沉浸式体验“剧本杀”、演绎式参与“绍剧学习”、互动式穿越“古今对话”三种方式结合的新模式。
(一)AR+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目前,“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真实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它以曲折的故事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将玩家带入角色中,从而达到沉浸式的效果。而AR的运行为故事的演绎进行数字化赋能,加深了玩家的体验感。游客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唤醒AR虚拟场景,选取所要扮演的角色,在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剧本后,根据各自扮演的角色进行自我介绍,随后根据提供的线索,通过AR指示跟随师爷进行现场搜证以真实悬案、迷案或者一些简单的民事案件作为改编基础的沉浸式“剧本杀”。这种形式既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绍兴师爷文化,同时让玩家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而每一位切实的体验者都是潜在的传承者。
(二)AR+演绎式参与“绍剧学习”
绍剧,中国传统戏曲剧种。原名“绍兴乱弹”源于秦腔,1950年定名为绍剧。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等。通过AR技术将师爷戏剧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亦可随着AR教学来学习绍剧的动作与神韵。如跟着主人公骆涛的演绎学唱腔、做动作,情景交融,体会到骆涛这一人物的睿智、急人所难却又甘愿平凡的形象,不为利禄所动的高贵品质。游客在亲身演绎的同时,数字化录制也在同步进行,体验结束游客便可以获取自己与绍剧演员在虚拟场景中一起完成绍剧作品的影像资料作为纪念。通过这种演绎和互动,游客学习了戏剧同时也让来到师爷馆的游客有了更多体验的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对师爷故事的学习与了解。
(三)AR+互动式穿越“古今对话”
“5G”网络智能时代下,AR智能交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AR设备可以得到更真实的互动体验。在忽略环境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互动的实时性和精准度。AR技术凭借其运行速度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与环幕投屏等技术相结合,利用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实现古今人物穿越时空进行“对话”。现场游客通过新技术,可以实现与“虚拟师爷”的交流互动,对历史案件进行深切探讨,阐述自己在案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亦可将当今社会发生的案件与“师爷”进行交流,以对比在时代更迭、科技进步的不同条件下,参与断案并思考案件的异同之处。与“师爷”的古今“对话”是学习与交流师爷文化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游客得到更好的游览体验,以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 [3]
三、结论
目前,“绍兴师爷”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以师爷馆修筑、文物典籍保存以及旅游景点宣传的形式为主,存在着载体局限的问题。AR技术的数字化,减轻了展览过程中保护师爷文物古迹的压力,既是一种保护师爷文化的独特手段,又是全新的传承方式。通过与AR技术的结合,亦可将现实的建筑和陈列品与师爷相关的物质载体转化为数据载体,使游客可以通过扫描AR二维码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与资料,甚至可以通过手机直接与这些已建成的关于师爷形象的模型进行对话与交流,不受地域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绍兴师爷”的文化内容,让师爷文化通过大众更好地普及与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J].基础教育课程,2017(23):4.
[2]杜键烜,郑书莉.旅游为载体的区域传统文化传承研究——以绍兴师爷文化为例[J].传媒论坛,2021,4(09):111-112.
[3]张赛英,郭雨丹,谢仁.基于AR技术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师爷文化”发展研究[J].文化产业,2022(0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