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基于“BOPPPS+对分课堂”模式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邓金晶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3年18期
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就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而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科学课、科技课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们的身心都变得更加健全。以此为基础,可以对“互联网+教育”进行初步定义,它指的是在由网络构建的环境中,在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地通过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学习者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BOPPPS;教育;对分课堂;财务报表;模式

在“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如何推进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进行财务分析的能力,以满足企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枯燥、案例不够新颖、课堂教学缺乏互动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引入了“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从“互联网+教育”视域下,通过“BOPPPS+对分课堂”模式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互联网+教育”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交互性强、资源共享、多向交流、开放性等特点,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互联网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资源多元化;二是课程内容丰富化。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往往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主要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虽然线上教学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家学习的需求,但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会对传统线下教学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二、对BOPPPS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分课堂(也称“对分教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董克用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于2013年首次在国内提出并推广,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同时,将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讲授和讨论。该模式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由课堂讲授转变为学生讨论。该模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三、构建基于“BOPPPS+对分课堂”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教室听,教师一问一答、学生一听一记,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互联网+教育”视域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基于“BOPPPS+对分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现有资源,借助对分课堂和在线平台开展《财务报表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首先,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情和教师自身学情来制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目标和重难点;其次,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设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 BOPPPS内容,并根据其内容制定学生线上学习计划和线下学习计划;最后,在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在线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课堂讨论和讨论后讨论环节。

四、基于“BOPPPS+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通过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将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结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进行改革。《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结合对分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采用“BOPPPS+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总结。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会以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资料和案例导入课程内容;在课堂学习阶段,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后总结阶段,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采用“BOPPPS+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阶段所学知识与能力得到了提升。

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视域下,教师应主动拥抱信息技术,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采用“BOPPPS+对分课堂”模式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可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例,将“互联网+教育”理念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相结合,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也达到了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1-42.

[2]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6-17.

[3]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24-125.

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基于“BOPPPS+对分课堂”模式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2jy041)

作者简介:邓金晶(1989.01-),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财务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