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逐渐提升,新时期下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迎合时代需求并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将简要探析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现状,再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路及实践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需求的必备体质及能力,随着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的逐步渗透,关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也越发深入。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作为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载体之一,在活动设计上重视学生个体性与社会性,即学生既是一个独立个体,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此,在活动设计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现状与难题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的关键时期,此时外界环境对学生影响较大。这一特性既为教师介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也增加教师教学难度。目前,随着网络对学生生活的渗透,学生可通过网络接触到丰富多样的信息。在此背景下在中小学生德育教育中,需结合社会时事,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时也不能脱离社会现实[1]。从目前来看,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在社会时事分析上仍有欠缺。这不仅是教师单方面因素造成的。信息化时代下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接受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监督,过于创新或超出常规的教学方法都可被网络放大、分析,故教师选择墨守成规进行活动设计更容易被家长、社会接受,学生则会对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产生排斥心理,故而对网络平台所传递的信息更为信任,这也是当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的难点。再者,教师本身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则难以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核心素养内涵。
二、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结合现状及难点分析得出,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设计中,首先要明晰核心素养概念,这期间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可将核心素养融入每一个教学活动中[2]。其次,要优化主题班会活动内容,秉承宜疏不宜堵的教学思路,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一味规避显然不可取。核心素养下要求学校教育活动兼顾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需求。基于此,需明确教学主题及计划,在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掌握活动节奏以更好达到开展主题班会的真正目的。
三、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实践策略
(一)强化核心素养认知
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开展之初,首先要向学生明确何为核心素养,并由浅入深的为学生讲解核心素养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对核心素养的初步认知,认识到核心素养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3]。对此,单采取口头叙述或不能较好地达到目的,可借助动画视频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核心素养内涵。同时邀请学生上台讲述、分享自身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在此之前,可先让学生分析自己对自身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认知针对性地完善活动内容,为后续主题班会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在学生拥有一定的自我认知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理解核心素养。
(二)丰富时事主题
学校既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是学生生活场所之一,尤其是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其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通过不同设计不同班会主题既可拓展学生思维,也可丰富学生生活。对此,以社会时事为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可更好迎合核心素养培养需求,以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社会时事,预防不良信息诱导学生形成错误、偏激的价值观。例如在爱国主义相关教育中,可结合当下社会时事开展主题班会,如国庆阅兵、航天事迹等等。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相对成年人较低,但其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会给人惊喜,让学生在真实事迹中领略爱国主义内涵,教师也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心理,如班会主题太过局限,学生也会缺乏表达自己的舞台,这对于学生成长是弊大于利的。同时也可开展亲子主题班会,引入家庭教育,进一步丰富主题班会活动内容。
(三)把控主题班会节奏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较为关键的。由此,在丰富班会主题及内容的同时,更好把控好活动节奏,避免班会脱离预期。这就需要教师在主题班会开展之前做好详细的计划。例如首先可先由谈话导入,其间要控制这一流程的时间,并且要确保开篇的谈话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其次,再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活跃班会的氛围。同样也要把控好互动的时间,并且互动应当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如合唱、主题辩论(选择固定学生数目作为正反双方,其余学生作为评委)。在互动之后,可增加知识竞赛,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一定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仍以“爱国主义”为例,教师可事先准备竞赛题目,题目由易到难,如我们祖国的全称、我们的国旗,再逐步增加难度[4]。同时要为学生预留反思及讨论时间,在主题班会的尾声为学生预留3~5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
四、结语
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要全面分析该阶段学生的特点,如小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但在理解能力上与成年人尚有一定差距,同时还要考虑现实的限制,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成长环境的复杂性等。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成长时也不断自我提升,明晰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并丰富主题班会活动内容,同时注意节奏把控,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国兰.心理核心素养主题班会的设计要求——以《朋友圈塑自信》一课为例[J].中学生博览,2023(09):49-51.
[2]邹玉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主题班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07):24.
[3]徐钟山.把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起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7(30):94-95.
[4]范琳燕.基于品德核心素养下小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8(0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