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

李春燕 李心雨 邱瑾 刘昕玥 李洁 李扬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3年25期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以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技术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心理负担和信息过载等问题。在社交方面,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增强了我们线上的社交能力,但也可能导致孤独和焦虑。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在线教育和远程工作提高了效率,但可能带来缺乏动力和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网络大数据时代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心理状态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

2022年11月,美国著名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 AI研制并发布了一款强大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命名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简称Chat GPT)。从本质上来说,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的一款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其内置的特殊transformer模型和大型无监督预训练机制,足以让其在众多智能对话机器人中拥有一骑绝尘的表现,不仅能够让ChatGPT拥有类似人一样的注意力机制,还能在数秒内实现长文本、多线并行的计算。Chat GPT可以让人们通过终端设备页面的对话框进行交流互动,完成问题答疑、文稿撰写、脚本制作、动画绘图、多语种翻译、方案策划等多项任务。[1]

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2.1受网络红利影响

在高校,大学生们相对于处于工作中的成年人以及在学校里埋头学习的中学生而言,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畅游网络,他们经常与手机相伴。大部分学生作业的完成,都离不开对网络数据的搜索、分析和整合。尤其是2022年11月ChatGPT的问世将大学生对大数据的热潮达到顶峰,该软件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通过ChatGPT软件,大学生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由此大学生们形成了过度依赖于网络的习惯。

2.2受信息茧房影响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各大短视频平台开始变得火爆起来,大学生经常被短视频所吸引,有甚者更是在课堂上不顾老师的感受刷起了视频。这些短视频之所以这么吸引人,不可否认的是它自身具备的某些优点,如短视频结合视频声音,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传递大量信息,并且碎片化的形式更利于人们浏览吸收。但是其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大数据推送,它会对大学生们的浏览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他们的喜好,并对其推送相应的内容。长此以往,大学生们接收到的只会是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如此重复、单调且片面,以至于被迫进入信息茧房。

3 解决的具体措施

3.1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方面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学应该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辨别信息真伪、分析信息可信度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获取多元化信息、批判性思考的习惯,以免盲目接受不良信息;

其次,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大学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设置过滤系统,屏蔽不良信息。同时,加强网络监管部门的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家长和社会应该与大学共同肩负起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的责任。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教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社会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宣传和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正能量信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最后,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自身的内在素质,以免被不良信息所左右;

综上所述,解决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带来的信息混淆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大学、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都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且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方面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和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其次,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课程或课外活动,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获取和利用大数据信息。这包括如何识别真伪信息、如何筛选和整理信息、如何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等。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应对信息焦虑和其他负面心理问题。另外,学校和社会机构可以联合起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经历社会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组织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数据环境,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环境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作为国家新生代力量,也会随时受到环境与形势的影响。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时,必须坚定不移地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关注、全面分析大学生学习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科学有效调整具体教育教学与管理策略,确保大学生能够接收到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以及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开复. 未来十年 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J]. 党员文摘, 2020, (11): 10-11.

[2]王瑶.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6 (09): 20-22.

[3]吴玉新,梅香香.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分析及路径探究[J].国际公关,2023,(19):185-187.

作者简介:李春燕(2003.01-),性别:女,民族:土家族,籍贯:湖南省张家界市,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