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策研究

杜占全 武雪松 唐家阁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39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逐渐增多,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而大学生参加体育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意志品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大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持久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培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国家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参与也越来越重视,在现在社会中一个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是非常多的,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因素,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意志品质薄弱,然而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问题。

1.意志品质的内涵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有意识地调节、支配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很久之前在意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在人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鲜明的心理特征意志品质是评价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标准,它是在意志行动过程中形成的,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多个维度。因此,意志品质主要是指一种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外界的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与行为方式开展行动的品质。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素养。

2.体育教学中对意志品质培养方法及对策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途径有多种,这其中包括人生理想、体育活动中坚持练习、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应该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努力实现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2.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意志品质的思想

体育运动除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之外,还需要找准一些练习机会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突破体育课堂当中或课外都无法突破的体育难题,从而来提高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体育课的过程中要恰当的抓住不同的时机来渗透优良的意志品质,这就需要体育老师找准机会随时提醒学生,从而避免了教师机械的或随意的灌输意志品质引起学生反感和逆反情绪,而且学习效果不佳。体育老师还要利用好不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启发,让学生明白只有努力坚持不懈的去练习,才能拥有战胜困难的动力和能力,然后在体育运动中收获最大的成长。所以体育老师在传授体育知识的时候,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2.2要充分发挥人物榜样的力量,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人生理想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典传奇事迹可以作为我们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典范或模范人物事例,以此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或目标,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第一是体育比赛中英雄人物作为榜样,因为榜样人物的努力以及成绩是有无穷力量的;第二是体育教师自己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把老师当做自己的榜样,所以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到标准、做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为学生做出表率;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以及大家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2.3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面对多种挑战,在整个运动实践过程当中要求大学生具备坚强意志品质,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身心情况,提高教学活动的设计质量,不断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程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提高运动量,通过不同的设计把枯燥无趣的重复练习变成各种有趣的体育游戏,并且教师要积极组织多元化的体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一些专项训练,比如角色扮演等,对学生体会教与学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在多姿多彩的课堂中得到全方位的磨砺。

2.4要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经常鼓励和肯定自己,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以前的经历中回忆自己某个成功的经历,自己做过并感到自豪的运动,从中体会自己所拥有的能力,鼓励自己过去可以,现在更可以。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设计灵活多变的体育课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学会观察和有效判断,掌握在逆境和不良环境当中成长进步的方法,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体育课上抓住每一次机会来促使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因此,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更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

3.结论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让学生从参加体育运动中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均衡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及时制定合理的目标,树立自信;还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从而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朱智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高凯,宋亦春,高发民.武术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因素结构与评价[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09-111.

[3]李佑发,王婷婷.意志品质的质性分析及模型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3):75-78.

[4]吕晓昌,林琳,孙研红,林宁.我国皮划艇运动员参赛动机与意志品质状况及其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0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