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多元评价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

禤镜洲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48期
广州市从化区灌村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质量的标准不能单单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学习水平来衡量,还应包括对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能力及综合性素质进行有效考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努力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多元化评价教学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将对如何基于多元化评价教学模式来构建初中生物的有效课堂作出深入探究。

关键词:多元评价;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相比于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实行多元化评价教学机制,可以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增加师生互动,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生物过程的关注和指引,通过多元化评价教学体系来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什么是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改革》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为评价主体,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关注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产生的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等给予学生鼓励,指引,带给学生实质性评价。

因此多元化教学评价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是在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完善创新,不再只是通过单一的学科成绩来对学生单位学期的学习发展作为评价,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机制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来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素质及知识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发展为更全面的人。

二、基于多元评价构建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作用和意义

多元化评价教学主要由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三方面组成,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主动改善评价主体,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活动的人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各组的小组长、学生自己甚至可以通过让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等,让多个主体参与进来,形成多元评价,来调节传统的评价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对象的形式单一化,分散掌握在教师手中的评价主动权,使学生从被动评价转变为主动评价,发挥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其次使评价内容多维化可以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再单独从一方面,如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而是从语言、人际关系、自我认识、身体运动等智能方面发评价对象视觉的不同,现学生优点,关注学生特长。[1]评价方法多样化是在评价内容的前提下,依据评价主体不同,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与作为评价主体或评价对象,来为学生形成一种评价环境,培养学生通过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对自我身心的发展水平。

总地来说,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实现生物课堂的多元化评价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需求,实现新课改下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

三、基于多元评价下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有效构建

(1)建立班级互评,完善学生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前预习以班级为单位来建立班级之间的互评模式,在每个班级里挑选一或两位负责人,形成小组,投入到学校检查每个班级的微生物课前预习中,形成互评表格对每个班级的课前预习,例如学生在朗读生物内容过程中的参与度、整齐度、关注度等情况来打分,然后进行汇总报告,并制定相关的惩奖制度。学校对于课前预习情况良好的班级在大会上给予支持表扬,对于课堂预习情况较不明显的班级给予引导鼓励,并抽出时间让预习情况待进步的班级对表现优良的班级进行参观考察,正确认识自己不足,积极改进。通过建立这种班级评价机制,在学校生活中形成正影响,好的学习环境不是一个形成的,而是来自集体的意识,强调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应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增加师生互评,关注学生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公平公正,不主观臆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学情来对学生提问难度不同的问题,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鼓励水平较差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在其回答完问题后进行实质性评价,形成正反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除此之外,可以转换评价主体,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公开课,邀请其他年级的老师主任来到自己所带班级进行听课学习,形成第三视角,对生物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情反馈进行打分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增加评价权威性,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形成学生自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每轮生物章节的小测中制定量化统计表,以宏观视角让学生可以观察到自己学习水平的整体变化,水平曲线低表明成绩相比之前有所下降,水平曲线高表明成绩有所提高,曲线水平发展,表示这段时间的学习稳定发展,以这种方式让学生更为清晰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学情进行评价,反思总结。学生自我评价习惯的形成主要由学校环境评价体系及家庭之间的成长互评所影响,根据评价目的与标准对自身的习惯、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或通过他评(同学、家长)以“照镜子”的方式来帮助完善自己学习过程的成长。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多元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如:学习态度、思维水平、情感提升、学习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实施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班级互评、师生互评、自我评价为中心,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三方面来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有效提高的评价体系,来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多元化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多元化评价体系下生物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多元评价引领学生多元发展[J]. 张英宏.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2]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J]. 向颖,何国良.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