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培智班级为例

闫海新 慕仨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6期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

摘要:与普通教学不同,特殊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促使家校之间形成合力,推动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特殊儿童的刻板行为,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对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期望可以引起家长的注意与配合,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 家校共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特殊教育学校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家长自身不具备正确教育观念

培智班级之中的家长,往往都会具有两极化的期望观点,其中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完全进行放弃,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及教育,只要能够健康成长即可。同时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正面对极为严重的生活与工作负担,从而导致其完全忽视了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阻碍家校共育合作环节的开展。而另外一部分家长则对特殊儿童具有较为严格的需求与期望,他们认为只要特殊学校中的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地教导他们的孩子,其日后就可以正常的回归社会。此部分家长在过高的期望下,会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产生极大的关注,一旦其最终成效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就会引发家长出现抵触、抱怨等情绪,从而致使家校双方无法形成合力,难以顺利开展家校共育工作。

1.2家校之间不具备良好沟通

家校之间不具备良好沟通是家校共育环节之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家长在特殊儿童的成长与接受教育的过程之中,不知道应该如何与儿童以及教师进行沟通。当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家长往往会出现后退、慌乱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家校共育环节的开展。与此同时,现如今特殊学校内部的家校共育体系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致使家校共育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情况,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不良好沟通会致使特殊儿童出现认知不平衡的现象,降低特殊儿童对外界事物的理解程度。

1.3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具备平等关系

在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环节之中,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过于注重教师在专业上的能力,认为只要将学生送入学校接受教育即可,自己只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教育环节之中的重要地位。甚至部分特殊儿童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表现不好,就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没有尽到应有的指导。家长与教师之间关系地位的不对等,也会阻碍家校共育的开展。

2.特殊教育学校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积极转变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错误认知

家长在面对不同特殊儿童的表现时,其心里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家长的内心活动,将直接影响到家校共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在教育环节教师必须要帮助家长对家校共育产生正确观念,要充分理解特殊儿童为整个家庭带来的影响,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或过低的家长进行耐心的知识讲解及指引,争取赢得家长的理解以及配合。在家校活动之中,教师与家长必须坦诚地进行深入交流,让双方对自身的工作产生理解与尊重,劝说家长对家校共育环节进行配合。与此同时,特殊学校内部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日常的宣传力度,大力宣扬家校共育环节开展的优势以及必要性,促使家长深刻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通过家委会依次传递给每一名家长此种讯息,帮助更多的家长接受家校共育工作,可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推动特殊儿童产生更大的进步。

2.2积极举办家校共育活动

家校共育活动的开展也是增加家长与教师之间交流的关键渠道。在活动之中家长可以对自己的特殊儿童具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利于家长时刻掌握学校的教学方法以及进度,促使家校之间形成良好合力。通过活动,家长也可以掌握更多地与特殊儿童进行沟通的技巧,让家长充分看到学校为了儿童的成长所做出的努力,帮助特殊儿童在家庭之中生活得更加美好。主题活动是家校共育环节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与特殊儿童一同在某个特定的节日参加活动,提高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性,亲子之间互动的增加可以让特殊儿童感受到家长与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可以有效增强家校共育的实践性。

2.3注重特殊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与普通学校相比,特殊学校内部的儿童具有更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一个儿童,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症状与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必须对其特殊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符合每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规律,推动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在日常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开展个别化教学,为其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并将学生的划分如实告诉家长,让家长严格遵从教师的分组监督特殊儿童完成作业。此种教学策略,既可以让家长充分了解自身孩子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促使家庭与学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一同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结束语:

想要促使特殊学校教育之中的家校共育具有更好的发展与效果,仅仅依靠家长或教师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学校与家长之间必须要有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的良好意识,双方积极进行深入交流,为特殊儿童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推动特殊儿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婷.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培智班级为例[J]. 学周刊,2020,25(25):181-18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5.090.

[2] 王成霞,邹平.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133-138. DOI:10.3969/j.issn.2095-0438.2019.01.034.

[3] 白永飞.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措施[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0):733.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1.20.700.

[4] 刘玉红. 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如何构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7):1807.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7.2804.

[5] 王童心. 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2019(14):68-80. DOI:10.3969/j.issn.1004-8014.2019.14.01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