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选课走班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合肥市于2020年7月成为首批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全面推进了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成果。巢湖市四中作为国家级“双新”示范区中市级示范校,依托合肥市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年来,在合肥市教育局和巢湖市教体局领导和关怀指导下,我校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选课走班指导等若干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不断探索,展现了我校育人方式改革的新气象。下面,重点介绍我校在选课走班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方面的主要探索与实践。
一、守正创新育人才,继往开来迎变革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21年9月15日安徽省正式发布《安徽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皖政〔2021〕44号,成为第四批进入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在此前颁布的安徽省和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系列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积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
社会现实告诉我们: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就是领先效应,当别人徘徊时,我们已起跑;当别人起跑时,我们就冲刺。早在上一轮的高考改革中,我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进行选课走班的探索和实践,从2008年起开逐步开设了30多门具有四中特色的高中校本选修课程即“四维课程”。
一是从提升教学效果出发。聘请巢湖学院、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市文化局、市群艺馆、省市心理学会以及音乐、舞蹈、武术、跆拳道协会等专家、教授20余人以及校内10多名教师为选修课任课老师。二是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开设了音乐、舞蹈、武术、跆拳道、绘画、书法、科技制作、旅游、汽车、花卉等20多门兴趣类课程(A类)及文学欣赏、写作技巧、诗词鉴赏、英语会话、奥赛辅导等10多门学科类(B类)选修课。三是从践行新课程理念出发。打乱行政班建制,建立教学班,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学校全程管理、跟踪评价。逐步摸索出了一种“学校引领,自主选修,名师指导,分层培育”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为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要求选课走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玉汝成
选课走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的同时,也给家长、学生、教师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只要认真学习,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认真学习,了解新高考中的选课走班
一是成立学习领导小组。为了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学习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习领导小组。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学校邀请了课改专家进校讲课,引领教师学习新高考,参与新高考选课走班研究。同时,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浙江、山东、湖南、河北已试点的学校参观学习。三是组建学校专家团队。在学习领导小组指导下成立由分管校长、教务主任和年级主任组成的学校专家团队,加强学习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关于选课走班相关文件和理论文章。四是认识新高考中的选课走班。由学校专家团队集中宣讲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分散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家长会、高一主题班会、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公告栏等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新高考政策。
2.科学谋划,积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
提高意识,自觉适应新高考、新变化和新挑战,要把一系列的组织变革及管理重建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日常行动中,做实、做细、做出特色,让学校成为选课走班的践行者,让学生成为选课走班的受益者。
一是顶层设计,形成选课走班的多样化课程。2020年安徽省和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出台后,学校成立了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机构保障。学校汇编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系列文件,研制了巢湖市四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选课走班工作指南和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办法等16项基本制度和总体计划。加强学校的顶层设计,对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等高考学科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业选择和高考政策,在专业方向分类(理工方向、人文方向、艺体方向),在学习水平分层(学业水平层和高考水平层)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需要。
二是立足现实,强化选课走班的师资建设。教师是选课走班的保障,因此,学校着手强化师资建设。一方面科学编制,挖潜不足,消化富余,积极向主管部门申请引进、招聘可能短缺师资学科的教师。另一方面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好教师“角色挑战”的问题。我们把“学科教师+成长导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是模拟指导,尊重学生个性化选课需求。目前我校在学生选课走班的实践操作层面完成了第一次模拟指导。首先,在巢湖市教体局的指导下设计赋分成绩单(表一),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其次,组织期中考试,将成绩进等级赋分,为学生提供参考依据。设计预选模拟选课单(表二),科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期中考试成绩及排名,独立思考理性选择,不功利化。
最后,将各班级的选课情况进行统计(表三),根据河北和湖南等外省市名校的实践建议,通过家长会和主题班会的形式,从兴趣优先、分数王道、效率因素、学科关系、学校学科强弱等方面引导学生的选课由感性走向理性,避免走弯路。
未来,我校还将进一步优化预选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分班排课,科学使用教学评价,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保驾护航。
三、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
选课走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的同时,也给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对学校来说:如何科学指导学生选科,尤其是优生更有优势?何时开始组织学生科学的选课?开多少组合比较合理?对教师来说:新高考下我们教师如何适应,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在适应新高考、新教材同时保证升学质量?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学生从高一就要开始考虑毕业后的方向。首选科目选历史还是选物理?再选科目如何选择对自己有利?如何在选择中做到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而不“随大流”和“功利化”?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课走班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尝试和借鉴外省市名校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为选课走班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学校的“半亩方塘”才能像一面清澈的镜子,“天光云影”才能在“半亩方塘”上闪耀浮动。新高考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关山千万重”我校将抓住这一改革契机,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