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将布依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究
摘要:将布依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本文从“文化自信”提出背景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特征为切入点,探究了将布依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教育价值、必要性、现实困难、融入对策和有效举措。
关键词:文化自信;布依族本土文化;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布依族文化历史悠久,是布依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化,布依族的服饰、节日、建筑、礼仪、习俗、歌谣、乐器等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布依族聚居区,作为本土民族,布依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布依族文化艺术如兴义市的布依族八音坐唱、查白歌节、高台狮灯舞;册亨的布依戏、转场舞;贞丰县、望谟县的布依族节日“三月三”,以及贵州的蜡染、扎染、刺绣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优秀的布依族刺绣、歌舞、节日习俗等文化艺术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将其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受到民族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于增进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布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布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原有的文化体系,许多优秀的本土文化艺术因为外来文化渗透、城镇化进程、年轻一代价值取向转变的影响而出现生存危机,如布依族年轻一代宁愿出去打工,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学习经济效益低的蜡染、刺绣、竹编等技艺,而掌握这些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在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很难看到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原生态的布依族歌谣、舞蹈、服饰、节日习俗在年轻人心中逐渐淡化,布依族语言也只有老辈人会说,年轻人交流基本都不说布依语了。这些优秀的布依族文化艺术经过上千年的积淀,已凝聚成了这个民族的精神之魂,失去了这些东西,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保护和继承好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紧迫性、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传承、发扬和深耕本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底蕴,提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幼儿园教育指南》要求:“要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尤其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同时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视野。” [2]因此,将布依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是符合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学习、传承和保护本土民族文化,有意识将布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过程,引领孩子们感受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使他们成为布依文化的小接班人。
二、布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的现实困难
(一)幼儿的认知局限。布依族语言、蜡染、刺绣、歌谣、乐器、节日习俗等文化艺术内涵丰富,但较为抽象,如许多孩子虽然是布依族,但由于长期汉化,他们不会说也听不懂本民族语言,加上布依族长期以来只有口头语言,没有本民族的书面文字,全靠一代一代地口传心记,致使幼儿园教师在介绍布依语时孩子们会普遍理解困难。幼儿园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认知特点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这就决定了将布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堂教学时要照顾孩子的认知水平,尽量采用简单直白、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接受布依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二)教师教学的困难。将布依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布依文化如布依语言、习俗、节日、歌舞、蜡染、扎染、刺绣、图腾、竹编等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而本土幼儿园教师大多是全国各地考调进来的,园内很少有布依族教师,会说布依语,从小受布依文化熏陶的教师就更少了,这就造成了幼儿园教师对布依族文化艺术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片面化,这对民族文化教学造成了实际困难。
三、布依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幼儿园教师民族文化培训,提升教师布依族文化素养。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关键作用,是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者,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教师的素养决定了幼儿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3]将布依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底蕴,所以作为布依族聚居区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有目的对幼儿教师开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培训工作,将提升幼儿园教师民族文化素养纳入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布依文化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布依族聚居的村寨,了解并收集布依族人民生产生活、语言、建筑、刺绣、蜡染、扎染、竹编、歌舞、节日习俗等文化,从实践中直观的去感受布依族文化的魅力,并将收集到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符合幼儿教学的内容开展研究,分析,并结合幼儿天然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从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感受布依文化艺术。同时,幼儿园还应有目的的邀请一些布依族刺绣、蜡染、剪纸、竹编等方面的专家到幼儿园做专项培训,让教师们系统、全面的了解布依族文化的精髓,更好的服务教学。
(二)发掘优质的本土布依族文化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布依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无法将所有文化艺术资源运用于教学,教师们可以从众多的布依族文化中,发掘和筛选出优秀健康、积极向上、反应正面生活、突显民族特点的内容纳入到幼儿园艺术课程中,如每逢“三月三”“六月六” 等布依族传统节日,幼儿园可开展独具布依民族特色的主题活动,开设不同的布依族文化区角,让幼儿欣赏布依族服饰、康包、绣花鞋、包帕、背包、围裙、背带等布依族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欣赏布依工艺美术,如刺绣、图腾、蜡染、扎染、织锦、竹编和雕刻等,让孩子感受布依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魅力,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民族感情。
(三)结合幼儿认知能力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的感受、认知、理解。“幼儿的能力是在参加实践活动和成人的积极培养中得到发展的。”[5]由于幼儿受到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布依民族文化的接受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布依族文化艺术进幼儿园课堂得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布依族文化进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幼儿游戏、手工制作、现场表演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兴趣,如开设“八音坐唱”主题活动,邀请本土布依族八音坐唱队到幼儿园进行表演,让幼儿充分感受布依音乐欢快、柔美、动听的旋律,并让孩子们学唱一些简单的民族歌谣,促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开设“布依舞蹈”课程,让幼儿欣赏或参与《织布舞》《糠包舞》《竹鼓舞》《高台狮灯舞》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布依歌舞及文化;开展布依古寨考察活动,让幼儿实地参观兴义市南龙古寨的布依人家吊脚楼、蜡染、扎染、刺绣、图腾、乐器、服饰、织布等,使幼儿真实感受布依古寨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特色。
(四)将布依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布依文化艺术的熏陶。人具有社会性,人的成长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对身边有趣的事物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将布依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体举措有:1.在幼儿园园内设置布依艺术文化功能室,展示布依民族服饰头饰、乐器、纺织机、吊脚楼图片,以及布依族蜡染、扎染、刺绣、织锦、竹编、陶瓷和雕刻等工艺美术作品,并在教学实践中提供相应材料,供幼儿操作体验,让孩子们多角度感受布依族文化浓郁气息和独特魅力;2.开展布依族节日主题活动,在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六月六”,幼儿园教师可带领孩子着布衣服饰,跳布依戏,做五彩糯米饭、打糍粑,让孩子体验浓郁的布依民族风情;3.举办幼儿作品展,鼓励孩子们创作布依文化元素作品,如做刺绣、蜡染、扎染、图腾画、设计吊脚楼等,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性,为幼儿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4.创设“布依人家”区角 ,设置丰富的区域环境。服饰区摆设布依族织布机、刺绣工具、刺绣作品以及布依图腾、服饰吊饰;语言区摆放有关布依族语言视频资料、美食图片书籍,供幼儿观看、查阅;美工区提供布依族各种布料、彩色细线、针、毛线、画框、染料、蜂蜡、刻刀、熔蜡机、绘画纸张、染缸等材料,为幼儿创造、手工制作提供操作材料,使孩子们在手工制作、区域游戏中体验布依族传统工艺文化。
另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融入布依文化艺术教育,提升幼儿的民族艺术视野。利用晨间、课间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做民族韵律操,让孩子在悠扬婉转的民族音乐声中动起来、跳起来;在户外活动时开展布依民族民间游戏,如跳竹杆、踩高跷、踢毽子、甩糠包等;起床、餐前餐后播放布依民族音乐,讲有关民族的故事。使孩子在幼儿园民族元素环境中了解布依族厚重的文化艺术,激发幼儿学习欲望。
综上所述,布依族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承载和传递着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文化习俗等信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文化自信背景下,将布依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积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布依文化魅力,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熏陶,这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美感、民族情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唤起民族自豪感,传承和保护布依族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13页.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33页.
[5]丁祖荫主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