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的实践研究》的成果总结

邹华玲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3期
广西南宁市江南小学华府校区

摘要:本文是《基于“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的实践研究》成果总结,所谓提高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单元内容为点的知识体系梳理,以课程内容为主的知识体系整理。[1]教师如何学会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对知识分类、梳理、总结、应用,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潜能并实现其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   知识体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此次研究的目标主要有1.教会学生基础性思维导图绘制的方法和技能,改变学习方式,使思维可视化;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结构化思维;3.通过课题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提供新工具和新策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执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下面来谈谈研究的成果

(一)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达到减负效果

在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式。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从中体验数学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此次研究,我们交给了学生学习、记忆、思考、作业的工具---思维导图, 学生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规律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点,如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加减法乘除的运算定律、小数、分数、比、比例的性质等教师可以先创设与规律有关的问题情境,由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探究活动,逐步概括、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出规律、性质、法则等。

在利用思维导图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学生的思维导图简洁明了,整理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点,主要分为因数和倍数两大块,其中他还将红色字体和黑色字体相结合,视感更好。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一目了然,显示出了强大的自学能力。

(二)变繁杂信息为简单图表,提高自主解题能力

在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学生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数学问题能够快速的解决,但是同一问题模型稍微改变题意,学生就会完全没有思路,对于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很多方面,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不熟悉问题模型,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所以老师在讲题教学中,需要应用到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构建出一个知识网络图,不断地强化学生解题的目标意识,给孩子建立数学模型。下面就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画解题思路在教学应用中的案例。

例:王阿姨要将2.55kg果汁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6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

在此案例中,教师以问题出发围绕解决问题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已知一共有2.55kg果汁、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6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分析(求2.55里面有几个0.6)、解答(列算式)、回顾与反思(进一法),用思维导图画解题思路,通过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通过关联知识点,在条件和问题之间架起思维的桥梁,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梳理清楚这些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解题思路。当把这些内在联系弄清楚以后,解题思路就会变得清晰,真正解起题目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学会梳理知识点,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整理,可是很多学生进行知识点整理时,由于思维不清晰,会感觉厌烦,进而会出现应付现象和逆反心理。如果是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有关知识一目了然,明确各知识点的层次关系,提高归纳整理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受益终身。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单元知识梳理为例,我们是如何教会孩子梳理知识,归纳整理的呢?

首先绘制本单元标题,作为中心图,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回顾,要将知识分类,熟悉知识的边界,并且将这些边界清晰化,可根据对象进行分类。这里还要考察学生的提取关键字的能力,也要注意各个分支的布局,让每个分支都有足够的延伸空间。

最后就是思维导图整理好之后,已建立好自己的知识层级,且有序丰富,利用这一思维导图就能够让我们将本单元的知识点分类且形成大体的结构,学生习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添上一些漂亮的图案进行装饰,把枯燥的文字,变成一幅精美的美术作品。

(四)借助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通过借助思维导图教学新模式下,教师在备课时,会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从知识结构整体出发,系统性去思考教材的内容;在设计教学时,不再拘泥于教材编排的自然单元、课时,而是提升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性,用联系的视角去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将一个单元、一个系统同类型的乃至于一个学年度段的教学知识点,整合到一起,更好地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去设计自己的教学。

以往老师复习平面图形面积时,仅用思维导图梳理出平面图形的种类及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没有深入挖掘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教学改进,课堂上老师梳理了平面图形种类及面积计算公式后,还结合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把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进行割补、剪拼等方法转化为长方形,再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而三角形和梯形也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通过推导出它们的面积公式。通过转化的思想,构建起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正确的认知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2012年.

[2]夏晓青.《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贵阳市第十八中学为例》.2015年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