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训室定制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探索

陈明平 吴康林
  
新教育论坛
2018年26期

摘要:本文基于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着重探索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实训室文化建设。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电子类专业实训室定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成熟、高效的电子类实训室管理团队,实施精细化的管理过程、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电子类专业实训室;定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建设探索

校内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电子类专业实训室是为培养电子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院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建设了电子信息技术实训中心5个专业实训室,提升了实训教学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成熟的管理队伍、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的管理过程、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等诸多制约,导致物品管理较杂乱、设备管理较粗放、实训过程不明了、品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有隐患等问题。为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专业实训室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势在必行。

电子类现有校内专业老师8人,兄弟院校兼课老师3人,企业兼职老师3人,专业老师都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专业老师和团队管理人员多数积累了4年的实训室管理经验,兄弟院校的管理经验可以学习与借鉴,相信此项目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建成通过

二、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项目研究意义

校内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障,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项目研究目的

电子类专业实训室是为培养电子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学院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建设了电子信息技术实训中心5个专业实训室,提升了实训教学的能力和服务水平。该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成熟的管理队伍、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精细化的管理过程、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保障电子类的实训教学质量,形成较为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对策

着力打造一支成熟、高效的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的管理队伍。

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电子团队经过探索和研究,形成了团队负责人全面统筹管理,教学工作助理对实训室固定资产、耗材具体统筹管理;专业教师兼职管理耗材申报和课程实训耗材日常管理;系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参与实训室安全、卫生管理的工作体系,打造了一支较为精良、成熟、工作高效的实训室管理队伍。

着重实训室管理制度和实训室运行定制管理机制建设。

为保证完成预期任务,保证实训教学任务顺利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实训室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项目团队完成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通过一年的建设,制(修)定了电子信息技术系实训室管理规定、电子信息技术系实训室管理办法、电子信息技术系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电子信息技术系实验(实训)室使用与管理规定、电子信息技术系实验(实训)教师职责、电子信息技术系学生实验(实训)守则、电子信息技术系教学耗材管理办法、电子信息技术系仪器设备管理规定、电子实训中心人员管理团队、电子信息技术系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电子信息技术系校内实训室常规管理工作制度、电子信息技术教学团队校内实训室常规管理细则、电子专业实训室的安全管理预案、电子专业实训中心管理实施方案、电子信息技术系实训室安全卫生“勤工俭学”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实训室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等16个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为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各环节有工作依据,解决了实训室脏、乱、差、浪费和安全等问题,做到有序、高效。项目团队完成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运行定制管理机制的建设。

通过一年的建设,基本上形成一套较为可行的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运行定制管理机制。完成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体系、电子类专业实训室文化建设定制、电子类专业实训室“8S”管理要求、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设备、工具定制放置规划、电子类专业实训室承担实训项目及对应课程表、电子类专业实训室使用要求、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课堂实训教学学生行为规范、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耗材申购、管理运行定制机制、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耗材管理流程、期末电子专业实训室内部清理、整顿定制、电子类专业实训室常规运行、卫生及安全定制管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专项费用分配原则等5个定制管理文件。

重视实训室文化建设,打造实训育人环境。

文化建设定制要求已经完成,如实训室名称牌、实训室介绍展板(包括实训室简介、主要设备展示、承担的主要实训项目和对应课程等)、部分规章制度(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系实训教师职责、电子信息技术系学生实训守则等)上墙等已完成,“5S”管理工作完成了部分。但部分建设待学院新实训楼落成再完成后期建设工作。如区域划分及各种标识、荣誉墙建设、各种物料箱及元件盒配备、激励标语等,待实训室整体规划好后再做建设。

四、项目研究的成效

本项目是2017年4月立项,为学院一般建设项目。自立项以来,项目团队以打造成熟的管理队伍、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管理过程、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为建设目标。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 下,预期研究计划基本达成。

(1)搭建了系、专业教师、学生三层管理架构、明晰人员分工及职责。

系级统筹管理,主要是对实训室专项工作进行统筹布置、安排和组织实施,并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或检查。团队对学院负责,主要负责团队专业实训室的整体管理。

优选认真负责的专业教师,兼职实训室资产管理,课程负责教师负责实训耗材申报、课程实训耗材的保管、发放、作品回收、课程耗材使用建帐。

选拔责任心强的学生参与实训室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从事专业实训室教学运行日常的开关门、窗、电,实训室的清洁卫生等工作。

(2)制订了实训室管理制度,形成了运行定制管理机制。

项目建设过程,形成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制度汇编》、《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运行定制管理文件汇编》,为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3)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初见成效。

文化建设定制要求已经完成,如实训室名称牌、实训室介绍展板、部分规章制度上墙等已完成。但部分建设待学院新实训楼落成再完成后期建设工作。

五、研究成果及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实践探索与研究相结合,搭建系主导、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实施、学生参与的适合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行千有效的管理团队。目前运行良好。

根据学院相关实训室管理的要求,结合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特点,制定了《电子类专业实训室管理制度》、《电子类专业实训室运行定制管理文件》,定制管理相关规范已应用于《现代电子装联环境与物料管理》、《现代生产现场管理实务》等课程实训教学中,强化了教师、学生、相关管理人员定制管理意识。

电子专业实训室内部专项治理每自然年度末进行一次,通过治理,一是强化实训室“8S”管理意识,二是解决了实训室脏、乱、差、浪费和安全等问题,做到有序、明晰。

实训室展板很好、直观地展示该实训室的功能、地位和作用。一是对实训室进行了介绍;二是实训室承担的实训项目一目了然;三是展示了实训室的先进设备;四是突出了校企合作元素。

六、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实训室文化建设方面有待完善和加强。如区域划分及各种标识、荣誉墙建设、各种物料箱及元件盒配备、激励标语等,待实训室整体规划好后再做建设。

依托学生管理实训室对于专业方面待跟进。如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安排指导教师,训练学生拆装技能。

过程性管理、检查、评比工作有待加强。虽然一直在做过程性管理、检查、评比,也评选出了一些优秀实训室管理学生,但要细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实训室开放和共享方面有待加强。实训室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进行市级、省级技能竞赛,进行校内、外考证,承接完成外来订单业务等,实现全校及社会资源共享,有完善的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与措施;全天开放,受益面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政宇《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与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 2014(16):99-99.

[2]刘宝平《“8S”管理方法在高校实训中心的应用研究》[J]商,2013(18):327-32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