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专题延伸培训思考

赵莉娜
  
新教育论坛
2018年35期

摘要:大数据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之后,开发利用数据为各行各业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是一种解决问题思路的新工具,大数据对教育也将有着颠覆性的影响。教师应顺应潮流,利用信息时代的数据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必须变革教学方式,调整专业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影响教育;变革教学方式

几年前就听到“云计算”“物联网”等新鲜名词,也不知道这些词是啥意思,觉得它离我很远,与我所学专业没什么关系,从来没有关心过,也没主动学习过。如今“大数据”又扑面而来,学校对老师进行了大数据专题延伸培训,学习前还有所抵触,觉得这与我一个学会计专业的老师有什么关系,但学习完以后对我的触动很大,了解到大数据对教育将有着颠覆性的影响。

一、大数据概念和特点

大数据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有4个特点,大量、高速、多样、价值。大数据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利用分布式技术来对存储于内部的集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普通的查询和分类汇总等,大数据不用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此满足大多数常见的分析需求。用心学习大数据知识后发现“加工”其实就是统计分析,与我们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统计知识》有关,这下肯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息息相关了。

二、大数据改变教育研究中数据的取得

大数据是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够改变人们看待和使用数据的方式,迫使我们改变教育模式。每所学校学期末为了掌握学生整体的学业水平,对学校的满意度、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等数据,只能通过考试、座谈、填调查表等形式进行周期性、阶段性的评估,在学生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带有很强的刻意性。而通过大数据,收集学生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教育大数据的来源。大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微观表现,这些数据完全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观察、收集的,方便教师获得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的真实信息,更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与传统的教师通过面谈、电话交流及其他同学侧面反映和凭借工作经验判断等方式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相比,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测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对以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这种体察方式不仅更理性,还可进一步对未来进行有效预测,能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还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

三、大数据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系统正不断发展完善,我校也正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资源,通过大数据把全国的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筛选整合,呈现给学校老师、学生,这样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资源进一步开放,在线教育的产生、普及,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这样开放的社会和资源必将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呆在学校里被动地接受学习,大数据时代给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由于自身特点,它给教育提出了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观念的开放化、管理的科学化等要求,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四、大数据变革教学方式和专业方向

学生自主在线能学到专业知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受到威胁,再不顺应潮流就无立足之地了,所以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利用信息时代的数据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提升教学水平,以“慕课”和“微课”等平台的问世为广大学生所熟悉和利用,丰富和发展教学模式,这更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变革教学方式,告别传统的授业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为手段和平台,成为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经过学习大数据知识,受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资源进一步开放,会计的核算工作即将被财务机器人取代,但财务机器人只能取代那些低复杂性,高重复性的工作,涉及判断的会计职能,如对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控制、预测、决策等工作职能是人工智能无法淘汰的,所以我校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方向由传统会计转为管理会计,增强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由于当前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处于初始阶段,尽管我们已经预测并感受到大数据这汹涌浪潮对教育行业的影响和冲击,但要真正将大数据完美地运用于教育,造福教育,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作为教育人士,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紧握住时代的脉搏,将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宁宇,《贵州大数据探索与实践》

[2]欧高炎,《以创新促进大数据发展》《大数据教育平台建设与规划》

[3]黄卫国,《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4]何兵权,《大数据下的人才培养》

[5]王传贤,《大数据》,个人图书馆。

[6]魏忠,《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个人图书馆

作者简介:赵莉娜,女,出生年月1972年8月,籍贯:贵州,学历大学本科,贵州食品工程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科科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