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王建周
  
中国地名
2023年10期
阳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聊城市 252300

摘要:然资源作为支撑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基石,其合理利用与保护不仅影响着环境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空间数据收集、整合和分析的强大工具,为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可持续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全球化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高效管理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节约集约规定》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愈发明显。随着各种类型数据的不断累积,如何整合、分析这些数据,使之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标准体系逐渐成为了连接各种数据源、提高资源管理效率、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的关键工具。尤其在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工作中,一个统一、标准化的信息体系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数据冗余,并增强数据的可用性。然而,建设和优化这样一个体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技术、管理和政策层面的挑战。文章将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以期为未来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1地理信息系统对自然资源管理的价值

地理信息系统是指通过遥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综合多元化且真实的数据,自然能够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效率与水平。首先,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地图和空间数据集往往数据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的自然资源管理需求,而地理信息系统则具有海量且高精度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精确的空间信息,为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源。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选址评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最后,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如气象预测、环境监测、生态保护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研究基础,而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样化、实时性等特点,能够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

2自然资源管理与GIS的结合

2.1权属登记

因自然资源自身具有的产权特性,在其管理后期规划建立和实施过程中需做好有效的权属登记管理工作。自然资源权属登记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和隐患,不仅干扰了权属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损害了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解决权属登记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就需从总体出发,整合测绘地理信息优势资源,确定自然资源界定的合理区域,为权属登记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大支持。通过现代测量和地理信息化的资源权属登记操作确定界定区域时,可进一步精确评估资源参数,为今后的研究和使用奠定坚实基础。除了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化的建设作为支撑外,在实际进行土地权属登记流程中,还必须形成系统的规范框架,这也是政府部门进行工作的重要依据。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项目中可以结合目标参数和其他因素制定目标框架,从资源向土地价值转移的角度入手,利用专业的测量地理信息,大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权登记和登记评定质量效益。

2.2空间规划

空间计划项目的开展能够为资源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科技指引,通过把现代测绘技术纳入空间计划项目,使相关人员更清楚地了解空间项目的具体特点及隐患,提高资源治理的有效性。通过测绘地理的空间规划技术,项目单位能直接利用无人机遥感测量手段,对目标地区的资源现状进行测量,对目标范围内自然资源国土划分及其权属状况进行细化管理,提高资源空间规划可靠性。就目前情况而言,自然资源管理规划需要把基础性评价和规划底图标准作为重点,达到多规合一的要求,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强大的数据库基础平台,为基础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3可持续发展策略的GIS支持

3.1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估,而GIS技术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旨在了解自然资源的状况、环境变化的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GIS技术通过整合空间数据和分析工具,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提供高效精准的手段。首先,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GIS可以整合遥感数据、地面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实现生态要素的全面监测。通过制作生态环境监测图,决策者可以清晰了解生态要素的分布、变化和趋势,及时发现生态问题。例如,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GIS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发现植被退化和土地退化等现象,为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其次,在生态环境评估方面,GIS可以模拟不同的环境影响和情景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整合地理数据和模拟分析,GIS可以预测不同开发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评估结果。

3.2能源可持续利用与规划

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而GIS技术为能源领域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了有力工具。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而GIS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能源规划、资源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首先,在能源资源规划方面,GIS可以整合能源分布、地形地貌、气象数据等信息,实现全面的能源资源评估。通过模拟分析不同能源开发方案的效益与影响,决策者可以制定科学的能源规划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例如,通过分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与潜力,GIS可以帮助规划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其次,在环境影响分析方面,GIS可以模拟不同能源开发方案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整合地理数据、环境敏感区分布等信息,GIS可以预测能源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评估开发方案的可行性。

3.3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分配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分配中取得平衡,而GIS技术为这一平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源供应,同时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保障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的基础。GIS技术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和空间分析,帮助决策者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分配的协调。首先,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GIS可以整合人口、经济数据等信息,分析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为社会经济的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通过模拟不同发展策略的效果,决策者可以评估不同方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选择最优的发展路径。例如,通过分析人口分布与交通网络,GIS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人口分布合理布局和交通发展策略。其次,在资源分配方面,GIS可以整合资源分布、社会需求等数据,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模拟不同资源分配方案的效果,决策者可以评估不同方案对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影响,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

结束语

测绘地理信息通过多种技术的融合统一数据管理,实现多平台统一建设的目标,有效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提高自然资源管理质量和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水平不断提高,自然管理部门也要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地理测绘技术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资源节约与开发的和谐关系,实现统一管理和监测,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永亮.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作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22):180-181.

[2]龙双全.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7):188-189.

[3]丁健.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作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1(06):165-1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