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媒体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媒体形式、海量的信息承载、虚拟的传播环境及迅猛的传播速度是新媒体时代的典型标志。新媒体时代将信息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它的到来打开了信息沟通交流的新局面,为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众多优质的平台及多样态的途径。在高举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下,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得以突显。作为中国的特色文化,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能整体提升国民文化涵养,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因此新媒体时代下汉语言文学从业者应立足国家文化传承发扬的角度,充分借助新媒体的势力强化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大力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
1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1.1数字化
数字化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不同于传统媒介形式,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是以数字化为主,将所有信息编制成二进制元编码完成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人们可以借助数字技术以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与接收信息,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杂志、数字电影电视、触屏媒体、短视频app平台等等。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科学技术的支持,他们以广域便捷的网络覆盖形式支撑了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数字平台的运行,开启了多元数字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数字化已经开始大幅取代传统媒介形式,逐渐渗透于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各个领域,为信息的传递及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1.2互动性
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播形式为主的传统媒介属于单向的信息传播,信息接收者大多只能被动接收信息而难与信息传递者进行双向的沟通。这种状态下的信息传播其发展速度比较慢。新媒体时代则在数字化的传播媒介下产生了明显的互动性特点。人们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不仅能够收获五花八门的信息,还可以对相关信息展开自由言论,实现信息传递者与接收者的及时互动。如抖音、快手、小红书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人们在浏览短视频或文本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留言或私信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双向互动。除此之外,各个领域可以借助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云视频展开视频会议,实现跨空间的面对面双向互动。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性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为信息的传播及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1.3个性化
新媒体时代的个性化特点突显了媒体传播中个人的言论自由及信息接收的高效性,使信息的传播从共性需求向个性需求进行转变。新媒体不仅满足了集体、企业、单位等共同组织的信息传播需求,还对个人进行了个性化的服务。每个人都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体平台发表个人言论,传递个人意志,比如个人可以注册微博、QQ、微信及其他社交平台的账号,发表个人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也可以与他人进行实时沟通。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媒体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个人的喜好、习惯、特点等,通过传播媒介向个人推送相关的信息,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时代的个性化特点兼顾了共性与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了不同受众者的实际需求,提升了媒体的服务水平。
2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优势分析
2.1传播媒介扩大
新媒体时代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传播媒介。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新媒体不再局限于极个别的少量渠道,而是借助多元化的数字产品终端创造了形式各样、功能健全的传播媒介。这些传播媒介以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并且在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传播媒介的扩大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了汉语言文学兼备广度与深度的传播发展,如许多大众的短视频出现了大量的汉语言文学账号,每日推送大量的相关信息;高校教育领域出现了针对性教育的汉语言文学公众号或智慧平台;数字电视中也出现了很多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专题节目;等等。扩大的传播媒介快速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
2.2传播速度加快
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为媒介的汉语言文学传播中信息传播都受时间限制。而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速度却是偶发性的,汉语言文学不受时间与限制性主体的影响,而是可以在任何时间被不计其数的主体传播或接收。一方面,借助移动网络和手机、电脑等终端人们可以随时发布或浏览汉语言文学相关信息。这个传播时间非常短暂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方式大多以碎片式的信息为主。汉语言文学被制作成短视频、热点或文本概要。这就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不用以大篇幅的形式传播,而是以精简的形式抓住要点进行传播,所以汉语言文学的信息整理编辑过程快、推送速度快,整个传播速度加快。
2.3受众群体增加
新媒体时代来临之前,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以专业化的途径为主。这导致了汉语言文学的受众群体受到了局限。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受众群体明显有了大量的增加,为汉语言文学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受众群体,比如凯叔讲故事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喜马拉雅以读书爱好者为主,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的受众群体几乎涵盖了各种人群,并且这些平台的受众几乎涵盖了全球各个地域的人群。汉语言文学在各个媒介受到了不同形式的传播,在这种状况下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人们都有机会成为汉语言文学的受众群体。汉语言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增加,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4呈现形式多变
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多变的传播途径大大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效率。汉语言文学涵盖的内容广泛而多样,单一的呈现形式必然会影响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效率,新媒体时代下汉语言文学以多元化的呈现形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如短视频将汉语言文学制作成了系列短剧再配上专业的解说,使得汉语言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众多听书软件将纸质的文学作品转换成音频形式,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之余一边休息一边听书;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将汉语言文学制作成图文并茂的专题,人们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快速获取汉语言文学信息。形式多变的汉语言文学充实了人们的生活,使更多人以最佳的认知形式了解了更多的汉语言文学,大大提高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效率。
3新媒体时代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途径
3.1利用多种媒体形式拓展汉语言文学传播渠道
汉语言文学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时代非常久远,其所用语言也多以文言文为主。传统媒体形态下人们认识汉语言文学的渠道是比较单一的,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工作异常困难。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拓展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渠道能使更多人以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学习及应用汉语言文学,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给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并且功能越来越全,技术越来越先进。多种媒体形式涵盖了集图、文、声、像等多种展现形式混合的传播方式,这些都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应不断挖掘多种媒体形式的优势,拓展多种汉语言文学传播渠道,不断扩大汉语言受众群体,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如幼儿教育在当今时代备受重视,关于幼儿教育的手机软件或数字学习机等新产品层出不穷,汉语言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便携式的终端产品扩大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从小培养幼儿的汉语言文学素养。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应用,各电视台及其他传媒企业可以专门打造以汉语言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或连续剧,向数字电视受众群体传播汉语言文学。高校教育是传播汉语言文学的专业领域,开发及推行专业的智慧学习平台能借助互联网与电脑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学习平台,提升他们的汉语言文学素养。随着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设备的出现,数字化智慧平台的种类包罗万象。拓展多样化的媒体形式传播渠道能大大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途径,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2挖掘新媒体技术创新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形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形式也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汉语言文学因古今语言文化差异而越来越难以被大众所接受,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逐渐陷入了困境。新媒体时代下多种媒体技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诠释了汉语言文学,使汉语言文学以现代化表达方式呈现在不同受众面前,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创新与复苏。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人们既要传承其中的传统语言文化精髓,又要对其进行创新,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使汉语言文学持久发挥其文化价值。比如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公众号软件技术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可以结合当今人们的特点借助新的媒体技术创建及维护以汉语言文学为主题的公众号。如繁重的工作及生活压力使人们的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为了缓解人们的负面情绪,汉语言工作者应选取一些有心理疏导价值的文化制作成相关的专题“每日古文金句欣赏”“每日书法精髓展示”“每天读点历史”等等。这样人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中获得一丝心灵慰藉。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代,短视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视频录制、剪辑、后期处理等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使汉语言文学能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汉语言文学从业者可以将汉语言文学编制成相应的脚本,以系列故事的形式录制成微视频,经过后期的剪辑、拼接等处理技术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以视频、文字结合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便于人们的理解认知,这样能加速汉语言文学领域的发展。
3.3借助新媒介打造汉语言文学交流与共享平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人类关于汉语言文学的交流沟通是矛盾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媒体时代各种各样新型的媒体形式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人们有更多机会深入汉语言文学领域,参与汉语言文学的交流活动。汉语言从业者应着力打造关于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平台,使人们能在这样的平台分享或获取更多专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诠释自己对汉语言文学的理解,交流对汉语言文学的不同见解,促使汉语言文学在矛盾中不断发展进步。比如知乎与百度贴吧是我国受众群体量比较大的两大交流平台。在知乎与百度贴吧中人们可以提出疑问,向网友征询问题解决方法,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心得组织众网友交流沟通。
汉语言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这样的媒体平台创建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话题,组织众网友对此进行交流讨论。如前段时间大型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李白的生平故事为基础展示了总共48首诗词,将我国的古诗词文化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所涉及的古诗词一度占据知乎与百度贴吧的话题榜首,同时也引起了一波古诗词热潮。一时间网友开始不断创造汉语言文学的相关交流话题,诸如“《长安三万里》中的48首古诗词”“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诗仙荡气回肠的一生”“中国古诗词魅力”之类主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吸引网友的关注。许多网友也因此进一步认识了我国的古诗词文化。知乎与百度贴吧给众多网友提供了共享与交流中国古诗词的平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3.4发展新媒体行业,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化发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新媒体时代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提升了媒体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借助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将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新媒体时代汉语言作为中国特色文化也受到了更多专业媒体机构的重视,媒体行业作为专业媒体信息的传递者会挖掘汉语言文学中有更高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以专业化的角度传递汉语言文学的信息。以汉语言文学为主题的新媒体机构能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性发展。新媒体时代下我们国家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要大力支持新媒体行业的发展,鼓励与支持新媒体行业中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相关部分,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速度及专业性。国企单位要在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中率先做出表率,如国企新媒体单位应根据实际运行状况重点打造汉语言文学节目,精选某个汉语言文学主题进行专业化的研究与展示,使更多受众群体以专业的角度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比如新媒体企业可以以“中国的汉字演变”为主题推出系列节目,讲解不同时期汉字的形式及特点。新媒体还可以以中国的文化发展为主题,制作展示从古至今不同时期文学特点的相关节目,带领人们专业研究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于这些以汉语言文学为主的新媒体行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推进汉语言的专业化发展。
3.5强化新媒体管控,规范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行为
汉语言文学是一种庄严神圣的国家文化。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创新,但却要保留其文化精华。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络流行语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文化领域,同时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使汉语言文学失去了其庄严的本质,成为令人乏味的内容,使汉语言文学开始走向变质。新媒体时代为了规范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行为,我国应强化对新媒体的管控,净化汉语言文学的传播环境,抵制不尊重汉语言文学的行为,确保汉语言文学沿着规范的轨道快速发展。如随着短视频的普及,很多短视频解说以网络流行语对视频内容进行不规范解说,比如汉语言文学中常以“驾崩”“薨逝”表述皇帝去世,而短视频却以“挂了”“嗝屁”“翘辫子”对此进行解说,严重违背了汉语言文学的规范性。那么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行业政策及规范,严禁这种不规范的表述行为,对违背者的视频不予发布,严重者则进行封号。这样能规范新媒体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行为,引导人们以实际行动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优质环境。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能以多元化的媒介形式创新传播方式,扩大受众群体,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突显中国特色文化的力量。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要抓住这个关键的发展黄金期,以多种形式向不同群体进行高效的传播,实现汉语言文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整体提升国民素质,传播中华文明,使中国特色文化屹立于世界之巅。
参考文献
[1]肖思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玉林师范学院,2023:3.
[2]隋天飞.探寻汉语言文学魅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J].文化产业,2023,(22):31-33.
[3]孙语晗.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文艺,2023,(14):129-131.
[4]柏景夫.汉语言文学研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及策略探析[J].新楚文化,2023,(20):19-22.
[5]吴佳佳.汉语言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J].三角洲,2023,(13):205-207.
[6]毛晓蕾.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J].新楚文化,2023,(1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