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深入,有效减少了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补习双方面压力,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语文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应在课堂上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书育人,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本文对“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旨在通过探索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唤醒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前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是学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丰富的知识,扩散思维,培养良好思想品质,促进身心发展。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爱上语文,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情况,转变思维,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范围,鼓励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传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少灵活性,经常以学生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判定标准,此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成为课堂主体,学生机械性学习,缺少思考空间。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视度有所提升,课堂教学模式也有所增加,以兴趣为引导,给予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深入新课程改革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设定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意识,有计划地逐步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例如:在开展《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对童话情节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设定故事相关问题:文章中出现哪些人物?描写了哪些故事情节?皇帝是如何陷入骗子的圈套中?大臣们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皇帝面对新装是如何想的?设置问题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在脑海中构建故事画面。听完录音后,学生在精读文章,教师设置讨论环节,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梳理讨论结果。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由浅到深,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思考故事深层次的含义。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每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有所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有不一样的想法,带动学生自主思考,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同学们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大家大胆想象,教师设置结局续写任务,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在自主思考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有所提升[1]。
二、创建教学情境,提升语文素养
创建教学情境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结合教材内容,教师科学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情境创建时可多融入生活内容,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中,拉进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打消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展思维,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建情境,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并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条条引人思考的道理。
例如:在开展《童趣》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感受“物外之趣”,如文中提到的夏蚊和草间虫子都是细小之物,通过观察从而因物生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生活情境:我们抬头看向天空,可以看到什么?生活中那些点滴小事,让你想到了什么事,生活中有很多物外之趣,平常景象也可以变得美丽、神奇。通过创建情境,学生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这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良好基础[2]。
三、拓展教学范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可以以兴趣为引导,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拓展教学范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如自主阅读经典著作,通过课上和课下的日常积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名言警句等,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拓展思维,获得更多学习体验。
例如:在开展《春》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向学生推荐文章作者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课下阅读,也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推荐适合阅读的读物。学生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阅读,逐渐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不仅如此,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后,学生可以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了解不同时代的背景,思想和眼界都更加开阔,学习热情高涨。
四、加强教学评价,完善教学机制
教师评价是对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向学生讲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完善教学机制,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说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
例如:在开展《寓言四则》教学中,通过对不同寓言故事的讲解,学生可以收获很多知识,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每位学生课后阅读一个寓言故事,在上课时与大家分享。学生在阅读故事时,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分享时,锻炼表达能力。在分享后,学生可以先自评,之后其他学生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此种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思考能力[3]。
结语: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教育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课上与课下结合,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苏明."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2(8).
[2] 毛春兰.基于"双减"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J].中外交流,2021(11).
[3] 汤梦元.“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44).
作者简介:
姓名:黄仙永(1977年12月10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福建莆田,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