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媒体的运用对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从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工作实施、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认识提升自控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三个方面,对运用新媒体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根据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协助教师实时掌握高校学生思想动态、互动性强且数字化信息技术先进三个方面,对运用新媒体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的有效提升做出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新媒体;提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
爱国主义精神可以维持一个国家的稳定和保证国民的凝聚力,更是国家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对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鼓励高校学生全方位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互联网技术在千家万户普及,也拓宽了绝大部分高校学生的视野,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科学应用新媒体,对学生的发展实行干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新媒体的运用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用新媒体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我国将教育放在了首位,而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是最基本也是最广泛的主题。为了保证高校教育符合时代需求,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将爱国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教师应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引导,建设拥有正确三观、积极向上的青年群体。第二,推动高校爱国主义发展需求[1]。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虽然为高校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互联网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比如,网络上的很多信息都是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和热度胡编乱造,甚至刻意引战的,像歪曲历史事实、抹黑英雄人物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利用新媒体来完成高校爱国主义发展教育工作,可以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点、创新教育模式、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三,帮助高校学生成材。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认可,树立自信。还能够让学生对现有的时间和学习任务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出现学业拖延、对社会事件冷漠以待等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社会,规划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互联网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事物的多面性,提高自身智力并培养辩证思维,对事物有自身的主观判断能力,不会被带节奏也不会盲从。
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时效性时新媒体的运用探究
(一)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模式大多是教师用教材上的相关材料来照本宣科的召开班会,学生记录班会内容并将感想写成作文,宣扬爱国情怀。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时间一长还会让爱国主义教育流于表面。将新媒体运用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可以应用新媒体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来完成教学。
比如,教师在结合教材上的英雄事迹宣传时,先上网搜类型相近的现代英雄,像闵晋渔5179号船长詹其雄发现日本军舰入侵钓鱼岛时,直接下令用渔船撞击日本军舰,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将日本军舰从我国海上领域驱逐出境,最后国家将詹其雄等人接了回来一事。詹其雄船长的行为和抗日战争年代里,为了和平保家卫国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毫无二致,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詹其雄船长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更加切实的感受到现代的英雄爱国行为,从而引入课堂上原本的爱国主义教育。新闻热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这种信息传播迅速广泛要更加贴合社会热点事件,也更容易做到让学生公平。
(二)帮助教师实时掌握高校学生思想动态
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新媒体时,还需要注意爱国主义不能完全依赖信息传输,要保证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并继承,将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在应用新媒体完成教学时,应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爱好、互联网搜索信息偏好等方面做出了解,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2]。
比如,教师利用新媒体在学生常用的社交媒体软件上建立组群,像微信群、QQ群等,定期在群里发送爱国教育主题的问卷调查、爱国主义相关知识测验、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调查等,学生填写后上传。教师节省了线下一对一沟通的时间,也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数据更好的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偏好和学习成果,根据数据来对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师在微信群或者是QQ群里发放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问卷,一方面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教学反馈,另一方面让教师能够实时跟进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互动性强且数字化信息技术先进
数字化信息技术先进和互动性强也是多媒体应用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关键原因。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常是由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或者口述完成,但是将新媒体运用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优势来完成课堂教学。
比如,教师在投影上给学生播放《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的“高光”片段,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们是如何在乱世中毅然决然的站出来决心救国救民的。将书本上的历史人物通过电视剧来还原,让学生对于这些英雄和对应的事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互动性强则是教师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时,带领班里内同学观看爱国主题的直播教育片,并帮助学生发送弹幕来表达自身的看法,完成实时互动教师再根据其他人弹幕的互动和主持人对问题的回复做出总结,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内核。使用新媒体完成爱国主义教学后,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于爱国主义知识学习,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确保学生对于课程的疑虑能够得到有效的解答,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到日常生活和行为活动中。
三、结 语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人们和互联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非常容易被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从而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为了保证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在进行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时,应该科学利用新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参考文献:
[1]何梅.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2]张歆梓.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讨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19 (18): 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