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文科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正成为中国外贸和电商领域的广阔“蓝海”。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在分析跨境电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构建PWP 跨境电子商务智慧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软件等现代技术资源,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课前、课中、课后互动教学模式,以期促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更精准服务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智慧教学,人才培养
在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高校跨境电商人才输送与市场需求仍存在错位,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储备量缺口较大,对该类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现实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新时代、新形式、新变革迫切需要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与快速发展的行业现状充分接轨,满足行业对国际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更精准服务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1.相关概念
1.1跨境电子商务课程
《跨境电子商务》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或第三学年,先修课程为《综合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英语函电》、《市场营销》等。课程主要培育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工作能力和扎实专业知识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主要应用到跨境电商平台业务的实际操作中[1]。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跨境电商的基本
理论知识、具备跨境电商业务的实操能力、提升跨境电商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概念起源于Jonathan & Aaron,他们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课内外、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内师生互动融合[2]。翻转课堂是“混合式学习”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指以课堂面授教学为基础,再利用多种教学技术工具来实现教学流程重组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3]。翻转课堂能够使学生跳出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和解决学习项目中的重难点。翻转课堂为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多模态互动性的解决方案,它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关注智能化技术对学生智慧发展的促进与增强作用, 致力于构建理想形态的智慧课堂[4]。
2.跨境电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
目前大部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相对传统保守,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填鸭式”的方式灌输教学和授课内容,主动探索和参与度不足,没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性强,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对所学要点进行思考、利用足够的时间对知识及技能进行深入实践,从而更好的把握课程特征。该课程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非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受,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掌握跨境电商业务的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
2.2教学内容
当前新兴跨境电商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仍难以跟上跨境电子商务需求发展的步伐。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更新迭代速度快,新平台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相关技能和知识的生命周期较短,容易失去时效性。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如AliExpress、ebay、Amazon、wish等均处于不断转型变革的高速发展中,规则变换快。然而,目前的课程教材编写内容仍存在无法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保持一致的问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做出改变。
此外,单一的课程体系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室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项目。即使有些高校开设了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课,传统的模拟软件与真实平台之间仍存在差异,由于账户权限等问题,学生依然很少有机会可以进入真实的实操平台,无法切身体验到真实店铺、账号等的运营情况,对于业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应对能力较弱。
2.3考核评价
课程教学没有采取多元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该课程的程度,期末考试纸张作答的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占据课程考核的很大比例,且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因此需要对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达成度报告的有效性。
3.跨境电商智慧教学模式构建
3.1模式介绍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提出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PWP智慧教学模式。该模式联合云端教学平台,融通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合课堂资源、网络资源和校外资源,充分体现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赋能。该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包括课前(Pre-class)的预习,课中(While-class)探讨以及课后(Post-class)的巩固,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2 具体实施
3.2.1 Pre-class(课前预习)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首先下载智慧学习平台,安装并注册账号后,在云端教学平台搭建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章节的选取、小测与主题讨论的实施方案、评价与考核的预设以及学期末课程考核形式等。教师在完成平台相关课程资源建设后,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课程群。此外,对于课程教学过程中需使用的商务英语模拟实训室以及跨境电商仿真教学平台,教师需提前对学生开展相关使用的培训。
课前知识传递,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将课程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学习平台,并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网络平台发布学习通知,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各项课前工作,提前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利用跨境电商仿真平台(云实版)给学生发布基础知识、单项技能的实操练习,学生通过个人计算机即可完成较简单的课前预习任务操作。通过线上任务分配,将实训项目对接至每个学习个体或小组,让授课对象进行准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3.2.2 While-class(课中探讨)
教室授课是第一课堂,它的主要任务和角色有教师讲解重难点、课程思政,并通过热点问题讨论和在线师生互动对重难点内容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就学习平台上学生预习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中及时进行解答,由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强实践性决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设计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项目安排,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加强对于本课程的理解。
在课中,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融入技能训练、案例教学、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合一”。通过学习平台的各项“课堂活动”功能,开展签到、抢答、讨论、投票等活动,实现实时互动教学效果,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在跨境电商平台软件中进行必要的案例讲解,让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辅以分组教学、课堂演练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
3.2.3 Post-class(课后巩固)
课后,教师运用教学实训一体化平台,发布拓展延申资料及章节实训任务,引导突破实体教学课堂的时空局限。通过平台系统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案例讨论、拓展训练、补充学习资料等各项任务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巩固,通过课后作业、在线学习平台互动答疑确保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学习效果通过及时进行批阅结合系统提供的测评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及时反思,让教师能够做好课程教学总结等相关工作。PWP模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可从理论基础、单项技能、平台实操、综合实训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并通过平台多元动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相关数据查看学习情况、学习进度、课程活动参与情况等,实现教学督导功能。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致力于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达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第一课堂理论性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发挥第二课堂专项实践活动和第三课堂专题社会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5]。PWP模式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智慧教学模式,发挥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引企入教。首先,高校应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紧密合作,补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等,有利于高校强化课程实战实践。学生完成相关网络拓展学习资源的练习后获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通过运营专业能力认证,成为跨境电商行业储备人才,促进课证融通。其次,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有效缓解教学资源落后陈旧的问题,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跨境电商技能的掌握,还能为自主创业不断积累经验。通过与企业对接,可促进教学资源的更新迭代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教学单位还可以充分考虑与相关企业联合举办双选会等系列项目,促进学生实习、就业。此外,有必要引入跨境电商领域的合作企业,高校还可以聘请外贸企业、直播公司、法律顾问、营销主管等行业专业为客座导师,共建师资团队。充分发挥校方教师的理论优势和企业专家行业实战经验的优势,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4.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作为新兴产业,跨境电子商务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开拓信息化教学思路,建立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认清现实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市场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为推动互联网时代商务外语及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苏凤敏.基于OBE教学理念下跨境电商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J].电子商务,2020(01):86-87.
[2]Bergmann,J.&A.Samas. Flipping the Classroom[M]. San Bruno: Tech & Learning.2021
[3]赵国栋.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实操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4]于颖,陈文文.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进阶式发展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26-132.
[5]孙俊.基于OBE理念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7):35-38.
[6]邹益民,Gerasimov Ruslan.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J].对外经贸,2021(02):115-119.
[7]于林英.基于虚拟仿真的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10):162-163.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跨境电商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220501049312343);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宿州学院就业实习基地项目”(20230105119);宿州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2021fzjj3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