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在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受到关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首先对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进行概述,最后探讨在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关键词: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传统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现状
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设计融入、文化教育、社区积极参与和相关的政策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使得乡村民宿景观规划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同时能够给人们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以下是相关研究现状的主要方面:
1. 文化资源调研与保护:乡村民宿景观规划的第一步是对目标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调研和保护。通过对当地的历史遗产、传统建筑、民俗传统等进行搜集、整理和保护,保持其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相关学者在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以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这包括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展示、文化符号的提取运用以及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等,以提升乡村民宿的地域文化性和吸引力。
3. 文化教育与展示:研究者们认识到乡村民宿景观规划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展示平台。通过在乡村民宿中设置文化教育区域、文化展示中心等,并向游客介绍当地的地域传统文化、历史风情和民俗,增强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4. 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们也强调乡村民宿景观规划要注重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当地居民、社区组织合作,共同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资源,以增加乡村民宿的经济效益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5. 景观遗产保护政策与管理: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完善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政策和管理措施。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组织专门机构和培训相关人员,促进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
二、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的目的及意义
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的目的及意义在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游客体验价值,增强社区认同感,提高社会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是每个地区植根于文化传统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的保护与传承方法,可以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不受现代化发展的破坏,并将其传承给后代。通过挖掘、保护和传播传统的建筑、民俗、手艺等,使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文化多样性和社会认同感。2.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将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融入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可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乡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收益。3.增加游客体验价值:通过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元素、历史故事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体验。4.增强社区认同感:通过乡村民宿景观规划,将乡村社区的文化与历史融入其中,增强地域文化自信,增进社区凝聚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是地方的独特优势和特色,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可以为乡村地区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乡村民宿景观规划中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保护与传承乡村民宿景观中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需要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社会参与等多种手段。同时,也需要平衡保护和经营的关系,确保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游客提供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可用于实现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1.保护与修复:将传统建筑物、历史遗址和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民宿的一部分进行保护和修复。这包括修缮和保护传统建筑物的原始结构和特征,保留历史风貌和痕迹,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破坏或退化。
2.文化元素的再利用: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乡村民宿的景观规划中。例如,利用传统手工艺技术进行景观装饰和纹饰,使用传统材料和建筑风格,以强化传统文化在民宿中的存在感,并且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3.教育和体验:通过组织和开展文化教育和体验活动,向游客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知识。可以组织文化节庆、展览、讲座、工艺制作等活动,并提供有关历史、传统技艺和民俗的导览解说,让游客有机会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4.整合社区资源: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民宿景观规划工作,整合社区内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与当地居民和社区协商,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期望,通过合作和交流,有效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遗产。
5.宣传和推广:采用各种传媒形式,包括印刷品、社交媒体、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等,推广和宣传乡村民宿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加公众对乡村民宿文化价值和独特性的认识和关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之中。
参考文献
[1]张佳慧. 生态保护理念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
[2]李思梦.基于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06):106-108.
[3]彭静,郭勇君.探析乡土文化在赣州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保护与传承[J].乡村科技,2019(29):53-54.
[4]欧阳海燕.地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J].居业,2018(12):64-65.
[5]冀海玲.分析乡土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艺术大观,2021(17):53-54.
作者简介:杨莹(1986-),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