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浅析
摘 要: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必须不断改进和提升,以满足迅速变化的实际需求,同时与其他学科建立紧密联系。规范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设计合适的政策和方案,还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经济理论和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应用经济学 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的概念及分类
经济学的分类我们分为理论经济学以及应用经济学,其中理论经济学也叫作一般经济理论,他有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这个学科是一种基本规律,研究经济运动,包括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能够为基础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应用经济学这个概念,它包含了相应的基本原理,国民它所进行的研究,包含了经济门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专业领域,对其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关系的规律性的分析,又或者,在非经济活动领域内,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相关分析,进而形成的每个经济学科。如下分类:对于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进行经济活动的研究,比如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对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且包含相应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例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相关学科;某些地区性质的经济活动研究,比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针对一些国际间的经济活动的研究,比如,国际经济学以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相关学科;一种边缘经济学科,例如与某些非经济学科有所关联,边缘经济学科它针对的是非经济领域,其发展变化中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并对其规律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调整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促进科学发展和进步,因此这样一讲,推进科学的进步以致革命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经济学也是遵循这个规律,他是经济学方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存在,能够深入观察分析并揭示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把相应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体现在国民经济以及相关生产的每一个领域中。在1949年到1978年之间,中国的经济研究主要采用定性方法。这个时期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国家正在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计划经济方面,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然而,这些定性方法在今天看来已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78-2000年期间,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开放了国际贸易,吸引了外资,以及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这一时期的经济研究需要更多考虑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国有资产。传统的定性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的数据和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随后,2000年后,中国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际贸易更加密切,科技创新得到推动,跨国公司进一步扩张。这使得经济研究需要更多考虑国际因素,如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金融市场。这个时期的经济研究必须使用更多的定量方法,以理解国际经济互动和全球经济趋势。
三、调整策略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
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借鉴参考苏联的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可是因为存在的多种因素,不能适应我们国家的国情,因此,去按照我们的国情建立一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经验的同时也要自己摸索并且去不断地创新,修正更高一级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信息,都融合在应用经济,用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活动,以提高应用经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其实在当今,我国的经济模式已经领先了很多世界上的国家,这就证明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结果是正确的,这就是与世界接轨的结果。例如,物联网,金融支付,共享单车,滴滴打车,如此多的经济环境下的特有产物应景给我们带来了具体的改变,金融支付的便捷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深圳也成为了世界上非常成功的经济特区,中国制造享誉全球,所以做应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是在实践与创新的不断碰撞中形成的。
(二)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应用经济研究体系
为了实现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结果能够更加符合新时代对于理论方面的要求,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科研人员应该构建一个与时俱进的应用经济学研究体系。通过过去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法也就是定量分析法是大多数的科研人员使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虽然具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当前,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市场的构成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科研人员进行线管的实证调研时难度也是与之加强的;所以这样的背景下,不规范操作也是无法避免的,如此导致的信息样本,有可能会产生不可信的效果,并且如果研究成果不科学的话,会导致研究成果在应用方面也存着不合理的现象,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
(三)转变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的转型,在这个前提上,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起到了非常大地促进作用,在推进经济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完善了相关的经济制度。在此条件下,关于应用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且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都在不断进行着革新。现在,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确实已经产生了变化,其主要的研究方法都是关于统计学知识,以及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这在经济领域是非常常见得紧急学研究方法,如果想彻底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变,要做的首先是,提升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比如边缘经济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将不同学科视角进行融合,发现新的角度从而有新的思路方法,这样也能激发不通的计量方法的运用。同时,将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作为依托,按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使用正确的方法,如定量分析、实证研究来对经济形式进行分析。在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要做好十足的准备、并且数据保证是平稳且可以运用的,再对计量、统计学知识归纳整理,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得出最终的实证结果。最后,通过对有关部门进行结果反馈,达到有效现的经济政策调整。
参考文献:
[1]谷克鉴.探寻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变[J].贸易经济.2013(8):22-23.
[2]李明.论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0(6):88-89.
[3]陈福中.外部因素对中国商品流通影响的长期性分析—以需求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99-100
[4]姚望.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探寻[J];科技资讯,2011(31):66-67.
作者简介:苏日娜,女(1992.01——),蒙古族,内蒙古锡林郭勒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