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铁路精神融入高职铁路专业课建设

秦驰越
  
大通媒体号
2023年14期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014060

摘要:思政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基础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观念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就以高职铁路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和职业素养的融合策略进行探究,以便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路专业;思政教育;职业素养

1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出众创新意识和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铁路线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铁路线路技术标准、设计、选线及车站等基本知识与思路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诚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彻底掌握设计意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大量人才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技并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精通专业技术技能,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做好人才保障,因此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起到引领作用。

2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2.1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思政理念存在差异

传统高职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通常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而对立德树人以及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岗位精神的重视程度不足,与课程思政的理念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往往是在原有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生搬硬套课程思政理念,为了实施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未能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结合,未能实现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课程结束后也未进行思政教育考核。而专业课程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长,若能掌握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对学生思政意识的培养则具有积极影响。

2.2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构建不足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认识到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缺乏相应有力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政策支撑、思政教育监督考核制度,没有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专业课程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人,是利用课堂主渠道实施立德树人的关键。只有院校构建完整、健全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才能使专业课程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3铁道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

3.1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理念

按照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元素相融合,转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唯知识、技能论,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工科类专业,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的传授较为重视,对思政育人已经进行了初步关注。在实施课程思政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进行了首次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以思政育人为基准,对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进行了内容设计。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一些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引入了职业精神。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育人初步结合,形成了专业教师共同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格局。

3.2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途径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明确设计理念,也需要探索实施途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确定了专业管理人员、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中的定位,引导教师积极实施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主体,在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发展、建设一流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将课程思政理念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评价体系相融合,重新设计教案。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岗位职业精神,使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同向同行、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同时形成思政育人考核机制。

2.3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动者、也是实施者,因此要全面增强教师的课程育人意识、提升课程育人能力,进一步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落到实处。“铁路线路”课程的教学团队自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分析“京张”铁路、“京张”高铁等典型案例展示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与美德,发扬铁路人不畏艰难、艰苦奋斗、钻研创新的筑路精神;教学团队集体观看《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中国高铁》、《坐着高铁看中国》、《超级工程》等发表感想,探讨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做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避免两张皮现象、生搬硬套的枯燥;联合思政教学部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相互培训、共同提升,深入挖掘思政教育的内涵,做好专业有思政、思政有专业的“大思政”课程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意识、提升能力,确保课程思政的效果。

2.4创新教法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今天,课程思政走进改革的大潮中,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课件教学再也满足不了改革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呆板的思政、硬灌思政等“两张”皮的现象,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良。“铁路线路”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授课团队负责人根据教学方案授课目标在“职教云”建课程,学生采用“职教云”平台进行线上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中学习提供基础;线下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等开展教学,根据预习的内容展开讨论、分析,教师听取学生自主挖掘的思政元素助长教师的教学,教师最后做项目的总结发言;教师根据课堂讨论分析,学生对自己、同学、教师在课堂的发言内容在线上平台“职教云”课后评价中作评价,方便教师进一步优化本门课程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目标明确简洁、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落实课程思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结语

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对于高职铁路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高职铁路院校要将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通过采取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增加铁路单位实践机会等措施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社会铁路事业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以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林杰,段凌燕,蔺建英.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铁路线路与站场》为例 [J]. 陕西教育(高教), 2023, (07): 21-23. DOI:10.16773/j.cnki.1002-2058.2023.07.004

[2]杨志鹏,刘雪雪.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专业为例 [J]. 中国储运, 2023, (06): 140. DOI:10.16301/j.cnki.cn12-1204/f.2023.06.091

[3]曹锐锐. 思政元素在铁路类高职专业课中的应用——以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课程为例 [J]. 时代汽车, 2023, (12): 59-61.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NZJGH2023134):“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铁路精神融入高职铁路专业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秦驰越(1983.1-),男,辽宁丹东人,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机械工程、职业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