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小娟
  
大通媒体号
2023年15期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教育领域的改革进程,当前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推出的1+X证书制度是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来鼓励职业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并且随着线上购物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物流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构建相应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的具体需求融入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从而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本文将简要介绍1+X证书制度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和教育培养的人才逐渐出现了不相符的现象。因此,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对教育的改革工作,对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随着也推出了相应的1+X证书制度,对专业技能性强的职业进行了职业认证和职业能力等级划分。在此背景下,中职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构建相应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的模式,来针对性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人才。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该行业的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实行该人才模式,促进学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

一、1+X证书制度及“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1.1 1+X证书制度概念

国家实行的1+X证书制度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的人才,“1”代表学生必须取得的自己的学历证书,“X”代表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获取的各种职业技能证书[1]。因此,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在传统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对学校教育的学习和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能够培养出具备高技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职业型人才。

1.2“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中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指学生通过接受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培训,能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拥有专业工作能力的过程。中职院校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知识教育、锻炼学生的物流敢为实践能力、培养合并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该专业需要具备专业职业能力和理论知识。“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岗位需求纳入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与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合作,了解岗位需求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2]。该模式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操作和解决问题。同时,该教学模式也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参加竞赛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2.1匹配学校课程与岗位

随着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使物流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因此当前物流行业对中职学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而为了培养出符合行业最新要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中职学校需要将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物流专业教师走访调研行业内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等,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对口岗位的最新核心技能要求。教师在了解这些信息之后,需要与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用人单位需求和具体岗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结合,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案进行合理的修订和调整,根据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到岗位需求的能力,出校后能够直接对接对口岗位的要求,以此来使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契合性和适应性得到提升。

2.2课程对应相应的证书

在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展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还需要与岗位需求的证书要求相对应。要针对对口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来培养出高技能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要在专业课程标准中融入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将教学标准与证书评价标准相融合,将1+X证书制度的相关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和培训课程,让中职学校开展的课程与职业证书相对接,根据证书的要求来重构、整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标准。要补充课程中没有涉及部分的知识,强化课程中已有的相关知识模块。通过这种将产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内容进行有效对接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学习到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2.3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当前物流行业需求的人才为专业技能型人才,需要人才具备相关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力。因此,实现“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方面的措施。首先要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掌握专业技能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可以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和实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要求,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项目,例如实验室研究项目、实际工程项目等。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专业领域,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通过在学校的3年学习之后,需要具备以下这些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要能够进行货品的在库及出入库管理,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还要能够熟练对货物进行上架、组托、分拣、出库等操作;第二是需要能够根据不同货品的性质对其进行相应的分类管理,要掌握检验货品的方法,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货品进行合理的保管工作;第三是需要能够对物流配送和运输管理的具体流程熟练掌握,熟练掌握使用节约里程法计算最短路径的方法,能够将运输单据准确的填制出来;第四是需要能够使用物流成本计算法来核算和分析需要花费的成本,具有能够将物流报表完整填制出来的能力;第五是要能够对供应链流程进行进行充分的理解并要能够复述出来,还要能够对相关方面的供应链软件进行熟练的操作;第六是要充分掌握进行采购业务的相关流程,拥有进行市场预测的能力,要能选择适合的供应商并与其进行采购谈判的能力,同时也要掌握采购计划的编制方法;第七是要能够使用相关方面的统计方法来仔细分析大数据;第八是要对物流企业的相关管理流程熟悉,能够掌握物流领域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物流行业实际需要的人才,需要构建相应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该模式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的学习拥有实际岗位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芳芳.“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4阶递进+4互优化+6维协同”模式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1):42-49.

[2]张舒涵.“1+X”证书制度下“岗课赛证创”融通路径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20):199-201.

[3]吴鸣凤.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教师,2023,(32):126-128.

【作者简介】王小娟(1983-),女,硕士,高级讲师,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研究方向:报关实务与企业物流管理。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