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减"背景下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张静怡
  
大通媒体号
2023年15期
昆山市花桥中学

摘要:陶行知教学理念讲究教学与生活相适宜,这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人们开始注重为学生减负。将陶行知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可以为教学增添一份生活化气息,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对此,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陈述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内涵以及陶行知教育理念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实践措施。

关键词:“双减”政策;陶行知教育理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当前,传统教学模式仍未被完全摒弃,学生仍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通过陶行知教育理念,引导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人文化,则可以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为学生减轻负担,培养学生多元能力,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一、陶行知教育理念概述

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主旨在于教学与生活相长,即教学源于生活,教学优化生活。教学的场所具有广泛性,教学应该积极利用生活中各类资源,从生活角度出发,以结合生活、优化生活为主要目的,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陶行知教育理念还特别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先学做人,后做学问。要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自身所学,这样才能够确保教育发挥正面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将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教学的生活气息,这与陶行知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当前随着内卷之风的不断盛行,学生们的语文课堂全被枯燥的知识所覆盖,将富有生活化气息的教学内容融入,不仅有助于教会学生更多生活技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以往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为学生减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符合“双减”政策实施的原始目的。其次,陶行知教育理念富含生活气息的教育模式更有助于激发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以及人文关怀。通过更具生活气息的讲授,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的人文化。同时其具有生活气息的授课模式也更有助于带领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从而也可以侧面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展现出了学科独特的辅助属性。最后,将教学融入到生活之中,寓意教学与生活同在,这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融入,可以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基于"双减"背景下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主张教学与生活合一,这一点其实与生本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二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并围绕该主线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的生活属性,同时也为了活跃教学氛围,为学生减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更具生活气息、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手段。譬如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可供发挥的机会少,无法很好地表达自身想法,这时教师应探寻教学主体的转变。即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进行自主表达。譬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文时,教师可以将“探讨诗人对黄河的描述手法”作为小组讨论的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地展开探讨。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看法,同时加强学生与周边同学沟通协作的合作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技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引导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譬如在讲述《社戏》一文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对于社戏的看法以及构想,你认为什么是社戏,以及通过“社戏”这个题目你能够联想到什么。带着这样一种疑问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集中到接下来所要讲述的内容之中,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2.强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在该阶段他们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同时新奇想法也比较多。教师应该意识到创造力的重要性,并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身的想法。譬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文中介绍了通过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等的表现来获得有用信息。在学习该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令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并解读其背后的原因。通过这样一种贴近生活化的教授方式,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更容易产生头脑风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课堂学习的压力。在鼓励学生表达想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言语的柔和性,应鼓励学生五花八门的大胆想法,并适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教育以及安全环保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带到正确的轨道上。

3.语文教学联系学生生活

教学联系生活的理念并非空寻来凤,而是因为教学本身就源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才能够与生活产生紧密联系。事实上,学生们的生活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挖掘生活与教学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生活技巧与学习能力。譬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故乡》一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身故乡的人文风俗与著名景观,讲述自身在故乡的奇闻琐事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美的事物,以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除此之外,若论贴近生活,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最为符合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时根据课程要求带领学生开展课下实践活动,譬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屈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屈原雕像等。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不仅可以带领学生领略更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学生减负,真正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4.实现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念中最为高深的境界。教学做合一是指在学习这一实践过程进行教学,即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穿插教学,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蒂固,推陈出新地采取新型教学方法。譬如教师可以在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个概念,如“倒装”、“欲扬先抑”等,先让学生尝试写作,并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内容展开指导,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写作技巧以及表达手法的具体应用,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入实践部分,譬如在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一文中,让学生亲自尝试滴油。在亲身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的拼搏精神。

结束语:

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融入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符合“双减”政策实施的必要之举。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创新,积极融入生活化内容,同时注重生本教育,以培养、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为主线,不断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郭辉. 基于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6):1.

[2]张丽伟. 基于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 4(8):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