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轨道交通信息化中的挑战

张静 田苏明
  
大通媒体号
2023年5期
南京睿行数智地铁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19 江苏省苏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19

摘要: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泄露、篡改风险、访问控制问题和安全威胁威胁着系统的安全性。因此,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数据加密、脱敏技术、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和安全培训等策略至关重要。本文强调合规性、多因素身份验证和细致的访问控制,以确保数据受到妥善保护。了解各种法规、采用有效技术,以及提高员工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可以提高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水平。

关键词: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轨道交通,信息化,挑战

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发展使得轨道交通系统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的数据产生和流动。这些数据包括乘客的个人信息、支付信息、出行轨迹等敏感数据,因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议题。数据泄露和滥用可能对乘客的隐私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可能导致交通系统的不稳定和运营问题。

2.数据安全挑战

2.1 数据泄露威胁

数据泄露威胁是轨道交通信息化中的一个严峻挑战,因为系统中存储了大量关于乘客的敏感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支付信息、出行记录等。这些数据的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欺诈和其他恶意行为。威胁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外部黑客的攻击、以及系统漏洞的利用。因此,为了应对数据泄露威胁,轨道交通系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如加强数据加密、实施访问权限控制、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以及教育员工和用户保护敏感数据。

2.2 数据篡改风险

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中的完整性是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数据篡改威胁涉及未经授权的修改或操纵数据,这可能导致信息的不准确性,从而对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造成威胁。例如,篡改乘客的车票信息可能导致非法进站或欺诈乘车。为了应对这一风险,系统需要实施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检查、安全通信协议等技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

2.3 数据访问控制问题

轨道交通系统的数据需要在多个层级的用户之间进行共享和访问。不适当的数据访问控制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滥用和不当访问。例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会访问乘客的个人信息,从而侵犯隐私。建立有效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至关重要,这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多因素身份验证、定期审计和监控等措斷。此外,需要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数据,同时限制内部员工的权限以减少滥用风险。

2.4 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

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和攻击类型。这些包括恶意软件(如病毒、勒索软件)、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入侵尝试)以及社会工程学攻击(如钓鱼攻击、社交工程攻击)。了解这些威胁和攻击类型对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斷至关重要。轨道交通系统需要实施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恶意软件防护、以及对员工进行社会工程学攻击意识培训,以降低受到各种安全威胁的风险。定期的漏洞扫描和安全演练也是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隐私保护策略

3.1 隐私保护法律法规

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在轨道交通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性无法被低估。这些法规不仅确保了个人数据的合法使用和隐私保护,还为数据处理者和个人数据的所有者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

通用数据保护法(GDPR)是一个重要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代表,它在欧洲范围内确保了个人数据的权益。GDPR规定了数据主体的权利,包括了解个人数据被如何处理,访问个人数据,更正不准确的数据,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删除个人数据的权力。这为个人提供了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并确保了其隐私权得到尊重。类似的法规也在其他地区制定,如加拿大的PIPEDA(个人信息保护和电子文件法)和美国的CCPA(加州消费者隐私法),以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

这些法规还要求数据处理者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斷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这包括加强数据加密、建立访问控制策略、实施数据脱敏技术、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监控等。数据处理者必须在数据收集和处理前明确告知数据主体数据的用途,并只能使用数据以事先明确的合法目的。这种透明性和数据最小化原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收集,降低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合规性不仅有助于降低法律风险,还有助于维护品牌声誉和建立用户信任。遵守隐私保护法规可以增强企业的可信度,吸引更多用户和客户,因为他们知道其数据将受到妥善保护。此外,法规违规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罚款,因此合规性不仅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考虑因素。

3.2 数据加密与脱敏技术

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领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加密是通过应用加密算法将明文数据转化为密文的过程。这确保了即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得了数据,也无法理解或利用其内容。只有具备正确密钥的授权用户才能解密数据并还原成可读的形式。数据加密通常用于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例如,在轨道交通系统中,乘客的支付信息、个人身份信息和出行数据都可以经过加密,以防止在传输到服务器或在云存储中被黑客窃取或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强大的加密算法和适当的密钥管理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

数据脱敏技术是通过将敏感信息部分或完全替换为无关紧要的数据,以减少数据的敏感性。这可以在不影响数据的可用性的前提下减少数据的风险。例如,将真实姓名替换为随机生成的代号,或将具体的地理位置信息模糊化,可以降低数据的敏感性,同时仍然保留了数据的基本结构和可用性。数据脱敏有助于降低数据泄露风险,特别是在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领域。但需要谨慎处理,以确保脱敏后的数据仍然具有足够的实用性。

3.3 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

在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中,访问控制与身份验证构成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键基石。有效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用户的角色和权限进行细致分配,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获取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数据和系统功能,从而降低了不当访问和数据滥用的潜在风险。多因素身份验证引入了额外的安全层次,要求用户提供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验证因素,如密码和生物识别信息,使未经授权的访问变得更加困难。这种双重验证机制在防止密码泄露或未经授权访问时非常有效。单一登录系统提高了用户的便捷性,但必须伴随强大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确保用户的多个系统访问是安全的。此外,生命周期管理和审计监控机制对于及时禁用或删除不再需要的用户权限,以及监控用户活动并检测潜在威胁都至关重要。

3.4 安全培训与教育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工作人员和用户都至关重要。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斷。用户教育也是关键,因为用户需要了解如何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包括创建强密码、避免恶意软件、不随意分享个人信息等。教育还可以增强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重视,使他们更有可能遵守相关政策和规则。

结束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轨道交通信息化中具有极大的挑战,但也具有巨大的意义。本论文探讨了数据安全的主要挑战和隐私保护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有关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的建议,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信息化发展能够在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框架下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许玲,汪可可,管剑波. 云计算下的轨道交通信息系统数据安全[J]. 工业信息安全,2022(11):68-77.

[2]白锐. 基于法律监管的轨道交通数据安全建设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8):后插12-后插13.

[3]张天成. 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化设备数据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探究[J]. 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0(10):127-1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