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
——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
摘 要:地方经济社会的对外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有新的要求和挑战。本研究立足于广东理工学院23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企业访问的研究方式。研究发现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复合型知识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以及人才培养同质化。文章最后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式来促进商英人才的就业。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就业;人才培养
一、引言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握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英语专业人才具备很强的优势。然而由于高校盲目扩招、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上的不成熟、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陈旧以及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上的偏差等原因[1],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培养规格单一、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比较突出[2]。本文基于以上原因,对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商务英语毕业生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其社会需求状况,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应对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地点主要遍布在广佛肇区域。
(二)研究问题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以下问题:1.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2.用人单位希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备哪些知识、能力与素质。3.广东理工学院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和用人单位要求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通过上述问题,研究了怎样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
(三)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实地调查访问、市场调查、企业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前广东理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情况,研究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联系,了解改革的关键因素。对研究问题作出有组织的、周密的和全面的认识,同时把研究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加以研究、整理、比较、总结,以便为本文带来规律性的认识。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二部分是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际的就业情况。旨在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实际待遇、就业困难、工作满意度和实际就业差距,从而得出当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问卷的另一部分为企业访问内容,根据访问结果填写,主要了解当前企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希望该类人才具备什么条件等。
(四)研究过程
研究者根据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地,分别前往广州、佛山、肇庆等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访谈和问卷填写。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访问,了解当前经济发展与英语专业人才能力之间的关系,把握人才输出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点和面。参与调查的用人单位涉及事业单位,金融服务,服务业,教育培训,跨境电商,公共管理机构等。发放问卷16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35份。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调查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就业情况(待遇、职位、专业对口度、工作满意度等)。第二部分为是用人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所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等。第三部分为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评价,缺乏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工作遇到的困难等。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一)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其就业情况基本满意(其中基本满意54.81%,满意18.52%,非常满意7.41%),负面评价占比为19.36%,即就业情况良好。大部分月薪酬集中在3000-5000元。就专业对口度而言,77.77%的毕业生从事英语类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外贸业务员、商务助理、外企文员、英语教师、翻译;22.22%从事非英语类相关工作。大部分英专生希望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外贸(29.63%)和教育培训(20.74%)为当前主要的工作方向。
(二)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期待
依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问卷列出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素质并进行了分类,然后请用人单位选出比较看重的选项。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包括英语语言基础商业实践类知识,和跨文化商务的沟通专业知识。其次,用人单位要求他们拥有一定的技能,排名前三为英语语言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此外,用人单位也看重学生的发展潜力、团队合作能力、形象气质和创新能力。最后,用人单位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资格证书
调研结果表明,普遍单位期望商务英语专业学员具备一定的资格,排前三的为英语专业八级证书、英语专业四级证书、大学英语六级证书。除此之外,部分用人单位也看重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其他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会计从业资格证、外贸报关员证等也受到不同行业用人单位的期待。
(四)学生自我评价
几乎所有学生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排前三的为英语基础不扎实(32.59%),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31.11%),实践经验不足(22.22%)。他们认为学校最能帮助他们的课程为《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口译》和《国际贸易》。就英语语言而言,他们认为听力和口语是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并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增设外贸商务相关课程和实践实习类课程。
(五)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广东理工学院2023届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用人单位最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看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商务问题的能力,期待他们能够使用英语独立从事一些具体的涉外商务工作[3]。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培养的能力与实际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教学方面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明显不足[4],复合型课程较少。由此可见,广东理工学院现有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1.人才培养过于单一,缺少复合型知识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与公司工作要求相脱节;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需提高,商务实践课时占比较低,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锻炼机会。
四、应对策略
高校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应用型本科学校更需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提高商务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效果、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及学习者驱动力等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是教学进行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5]。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应用型本科学校可制定改革培养方案、强化校企合作、实施实践性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手段来应对社会需求对商英人才的新要求。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广东理工学院2022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包含了10门核心课程,其中纯英语类课程占3门,商务英语复合型课程占6门,纯商务类课程占1门。在学分方面,理论教学占120.07学时,实践教学占44.43。从以上两个关键要素来看,学生获得的实践是不足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地缘特点,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从而融合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商务实践能力。另外,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听说能力对其就业十分重要,但是当前的方案中口语类课程只占6学分,视听说课程只占8学分,占据总学分的8%,这与实际就业情况是不符的。因此,改革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提高听说课程的学时占比,把听说作为学生考核的核心之一,同时增设外贸商务相关课程和实践实习类课程。
第二,深化校企合作。基于以用人单位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理念,从内容、质量、数量及形式等多方面提升商英人才的就业能力[6]。按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企业和高校应共同探讨建立若干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等多主体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立若干集教育、实施操作、研究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7]。在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完善高校和公司之间的沟通途径,让公司积极参与到培养过程,便于及时跟踪市场发展趋势。建设校企课程,把学生的实践环节放到真正的工作场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帮助,开设多样化的免费网络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教师,以及邀请企业工作人员作为课外指导,确保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的各个培养阶段。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调查结果,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自身水平。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32.59%),实践能力(31.11%)和电子商务知识(23.7%)。应用型本科高校老师应该亲身参与企业工作,了解市场动态,掌握学生实际工作中缺乏的能力,从而在今后课程中着重培养,要从“通才”的培养方式向方向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学生培养既要“通”,也要“专”。其次,学校应多渠道多方面培养现有教师,提供合作实训基地,鼓励教师进行实践实操,丰富教师的在职学习,卓有成效地提升广大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以及整体能力[1]。
五、结语
通过对广东理工学院23届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当前商英人才存在英语基础不扎实,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脱节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化商英人才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程,以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颖.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就业与保障,2022(04):90-92.
[2]宗云.对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2-13.
[3]刘华,刘军伟.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对外经贸,2021(03):134-137.
[4]郑甜,段友国.就业导向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调查研究——以长江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英语广场,2021(14):119-121.
[5]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02):34-41.
[6]马永霞,薛晗,邢清清.雇主导向的英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理念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06):23-41.
[7]靳迎迎,杨建娣.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22(14):81-82.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东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一带一廊一区”背景下肇庆民办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XGG202243)。
作者简介:张智龙(1990-),男,汉族,广东连县人,博士在读,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