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双减”背景下陶行知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王梅
  
大通媒体号
2023年16期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丰乐小学245200

摘要:“双减”政策倡导“减负、提质、增效”,致力于帮助学生减轻身心负担,轻装上阵实现发展目标。陶行知教育理念与“双减”政策目标不谋而合,均倡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帮助,帮助小学生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特别是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加持下,小学语文教学从书本走进生活、从生活走进文化,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价值。教师通过落实因材施教、尊重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双减背景;陶行知教学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双减”对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致力于让教与学回归校园、课堂;致力于减轻家长教育压力,减少校外培训,减轻学生负担。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帮助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减轻课外学习负担、减少课外辅导依赖,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兴趣、培养爱好,使小学生在身心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陶行知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中落实“双减”教育要求,创设适宜小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环境,致力于帮助小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一、落实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自我表达、驰骋想象等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阶段,教师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科学开展因材施教活动,致力于正确引导学生建构抽象思维、培养逻辑意识,提高课堂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依托“双减”政策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打基础、促思维、练能力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等一体验活动了解自己所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每一个学生的观察点、理解点有所不同,大家眼中的校园不尽相同。教师通过因材施教理念,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生活与课文的联系,对比出我们的校园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校园有什么不同?进而激发小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获得知识与经验。

二、尊重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技能

“双减”政策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二者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透过语文课程走向社会、走进生活,通过体验学习,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魅力的眼睛。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前置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解决《爬山虎的脚》中的字词问题,并对其中存在质疑的问题标注出来,以便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倡导学生走上讲台大胆交流,围绕自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爬山虎的脚,了解它根、茎、叶特点,学习爬山虎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努力自信、默默奉献等优秀品质。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核心素养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通过践行“减负、提质、增效”理念,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通过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教学服务,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拓展语文能力、拓宽学习视野。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声、光、电融合的教学情境之中,调动学习情绪,培养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对知识点的解读能力。围绕“为什么课文题目是《只有一个地球》”展开学习活动:在互联网+的学习方法中,学生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地球进行了解,根据“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了解我国环境状况:美、小、资源有限、唯一的等特征,使学生逐渐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内涵,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践行陶行知先生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从小学生实际学情出发,通过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思想,进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可以为学生及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消除家长的焦虑、家长情绪,从而减少小学生提供校外疯狂“补课”时间,使小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使其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空间中培养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香,陈玉娟.“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价值[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15):085-087.

[2]孙颖,陈伟.“双减”如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铺路奠基——来自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读[J].社会科学研究, 2022,10(13):013-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