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抖音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与优化策略
摘要:近年来知识类短视频在抖音平台蓬勃发展,发挥着传播知识、日常教育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平台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及各项功能的完善,为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知识类短视频在井喷式爆发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传播困境。基于此,本文以抖音平台为例探讨知识类短视频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抖音;知识类短视频;困境;优化策略
相较于抖音平台上的娱乐化短视频,知识类短视频以其实用性、教育性等优势被大众所青睐,使得人们日常生活中知识获取、技能提升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同时,抖音平台互动开放的原则使得知识传播的主体、范围、内容、形式等呈现出多元、多样的局面,涵盖医疗健康、人文社科、生活技能、运动健身等多个领域。在百花齐放的知识传播中,其新颖、精悍的表达较传统知识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整体上来看,抖音知识类短视频发展态势良好,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漏出不少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抖音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
1.创作主体的多样化与专业性之间的矛盾
纵观抖音平台的知识类短视频,其创作主体包括专业机构、MCN运营团队、专业人士、普通草根等,从事知识生产的传播者不再是个别知识主体的特权,普通民众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因此对于知识的传播既有在某个领域有突出研究、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专业团队,如“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创作者是《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其专业知识扎实,抖音号中的网络热门生物鉴定合集目前更新至72集,获18.6亿次播放量。同时又有认知盈余的知识爱好者及普通民众,使得创作主体呈现出多领域、多层次化、多年龄等突出特点。如抖音号“科普小虫虫”是一名爱画画的普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抖音上用漫画的形式来科普知识,目前粉丝量13.6万,获赞量达555.9万。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此账号的运营数据、传播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不同的传播主体在抖音平台分享着不同的知识内容,这种多样化的主体特征并不能够保证知识产出的专业性。知识类短视频虽然对知识储备、专业要求较高,但准入门槛较低,导致创作者的知识素养、媒介素养良莠不齐,视频制作出来的质量也是参差有别。有些视频制作精良、视听语言丰富、知识讲解具有趣味性,但有些视频制作粗糙、平铺直叙、缺乏吸引力。特别是目前已通过官方认证的账号情况并不可观,仍然有近一半的抖音号未通过官方认证。官方认证不是知识类短视频创作的必要条件,但是其专业性、可信度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其传播效果,促进账号影响力的提高。
2.创作内容的碎片化与知识深度的矛盾
知识类短视频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时常短、内容精,特别是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很难对长内容保持过长时间的接触。纵观抖音平台中的知识类短视频多数为1分钟以内,创作时长的缩减必然对创作内容的精简提出了过高要求,知识的讲解必须要言简意赅,因此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易于受众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查看,但这种快速传播、方便受众的优势又与知识表达的深度存在着一定矛盾。传统知识教育方式时间长、讲解深,能够全面地展示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而短视频在时间上首先进行了压缩,主要以视频形式呈现,伴有动画、字幕等形式,可以实现简单知识点的讲解。并且,短视频快速滑动的浏览方式不易于受众的深度思考,不易于其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利于讲解者对知识进行延展及精细讲解。知识的类别、内容是丰富多样、无穷无尽的,短视频可以利用其短而快的特点来实现知识广度的传播,但在内容深度方面有一定的欠缺。
3.知识的分享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
抖音平台为知识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上线各种扶持计划,如“DOU知计划”、“知识先锋计划”、“星河知识计划”等活动,鼓励用户传播知识、学习知识。开设学习频道,提高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率,提升传播者的创作兴趣,同时也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学习服务。因此,众多各行各业的知识创作者乐于在平台上持续输出以分享有用的知识,获取粉丝的速度也在快速增加。但是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之后,这些创作者开始过多地向利益倾斜,知识不再是纯粹分享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广告。比如为受众分享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时,增加儿童书籍的售卖链接。为受众讲解美食制作方法时,跳出食物售卖链接。当这种广告密集地出现在每一条视频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对创作者的信任。有些视频博主纯粹是为了带货,视频中知识的比重大幅缩减,完全偏离了知识类短视频的定位。创作者通过平台获取经济效益是正常且合法的,但如何平衡知识分享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是值得思考的,关涉着粉丝粘性、账号发展等一系列后续问题。
二、抖音知识类短视频的优化策略
1.加强把关环节,提高传播者多种素养
抖音平台在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中担负着重要的审核责任,首先加强对创作主体的把关,在其申请官方认证时严格审核身份资料,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完善平台审核流程,为创作者提供良好的认证体验。作为创作主体也要积极完成身份验证,在发现其自身资质不够的前提下努力建设账号,积极准备材料,以通过官方审核来提高自身的可信度。
其次,作为传播知识、发挥教育功能的创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丰富相关知识储备,成为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抖音号“温义飞的急救财经”是经济领域的博主,粉丝量1240.5万,从其视频内容来看包括国内外热点内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等,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将经济现象讲解出来。如“传统车企怎么突围”、“买海景房会亏多少”、“国产手机大变局”等话题,视频博主擅长用专业且直白的语言将事情背后的本质挖掘出来,让受众很容易理解身边发生的经济问题,体现了其深厚的经济学知识积累。
除了积聚专业素养以外,创作者的媒介素养也至关重要。媒介意识、信息技术能力、媒介运用能力、信息传播能力都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特别是在短视频时代,流畅的视频画面、精美的音乐、精心设计的文案、有趣的动画等都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品增色的重要保障。因此创作者应该有意识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够灵活运用媒介传播、制作优秀的作品。
2.重视创作内容质量,提升知识传播深度
不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介环境下,内容质量始终是账号生存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抖音知识类短视频来说,知识的深度与厚度对于学习者至关重要。创作者应该选择擅长的领域进行深耕,持续输出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保障优质内容的产出。因此,在进行内容创作时应该重视知识的质量与重量,保证知识的科学性,提升知识的实用性,增加知识的人文性,挖掘知识的趣味性。
科学性是知识质量的必然要求,特别关于国家地理、宇宙星球、物理实验等一些专业性的知识,文案的表述要清晰准确,避免信息来源模糊、论证粗糙等问题,杜绝传播虚假内容。如抖音号“绝密研究所所长”是一个集人文、历史、艺术、金融、生活等科普知识的博主,粉丝量1621.2万,文案有趣有料,讲解有依有据。如针对“明明没晒太阳,为什么还是会变黑”进行了三段式讲解,运用专业术语从多个角度为受众详细分析了晒黑的原因。实用性是知识追求者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量传播的重要因素,应当结合社会热点、受众需求、生活实际等及时为人们答疑解惑。如抖音平台的创作者围绕着流感话题传授相关实用知识,“一条视频区分甲流和支原体”、“孩子感染甲流1-5天详解”、“流感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相关视频关注度极高,讲解内容由浅入深,能够对受众提供实际性指导与帮助。人文性是知识传播厚度的保障,要求创作者在传播知识内容的同时,考虑到其背后的人文关怀、人文价值及主流价值观念,在无形中浸润受众的思想。
此外,知识传播的趣味性也是其内容质量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视频锦上添花。抖音号“我是小魔”是一位粮食科普大师,粉丝量885.9万,通过有趣的动画讲解为受众科普生活知识,如“煮饺子为啥要加凉水啊?”通过生动的饺子动画及配音演绎加入凉水的原因,直观有趣且通俗易懂。“蒜苗、蒜苔、蒜黄到底谁是谁啊”通过幽默的语言让受众分清三者之间的区别,内容有深度且具有实用性,获赞量达10.4万,收藏量达2.4万。因此,传播知识的同时兼顾趣味性可以大幅度提高视频的点击率与关注度。
3.增强用户黏性,实现商业增值
用户黏性和商业增值是一对互为关联的有机体,用户的数量、质量是保证商业变现的基础,商业推广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受众的黏性。因此,作为创作者不仅要打造优质内容,还要学会运营管理,用户关系与变现能力也是运营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用户黏性的提升方面,创作者一方面要关注用户数据,如粉丝性别、年龄、观看时间、行为偏好等内容,在足够了解粉丝的基础上再去传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注重与粉丝群体的互动,如关注用户对视频的评论,及时对评论做出回应,营造交流互动的氛围感。还可以建立多个粉丝交流群,在群内转发创作内容,征求粉丝意见,对粉丝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长期以来可以在受众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印象,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在商业增值方面,如何在变现的同时不丢失用户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日常广告植入的手段要谨慎,最好能够与视频内容巧妙融合,避免生硬植入,防止用户排斥。广告植入的次数要适度,次数过于频繁则失去了知识传授的初衷。广告植入的时间要合适,避免在视频开头加入广告,以免用户立即关掉视频。用户黏性、商业变现、内容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创作者要做好平衡、兼顾。
结语
知识传播在抖音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中呈现出了繁荣向上的局面,引领了知识传播的新风尚,满足了众多抖音用户的知识需求。同时,传播主体多样、传播内容多元、传播手段丰富,有效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仍然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创作者,首先应该担负起传输知识、服务大众的责任,同时注重提升内容的质量。对于抖音平台来说,也应该规范运营,全面做好监管工作,只有多方协同努力,才能推动知识更好地惠及大众。
参考文献:
[1]王一枝. 泛知识在抖音平台的传播影响与未来展望[J]. 国际公关, 2023, (16): 185-187.
[2]邓攀. 从知识普惠看知识类短视频的传播特色[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3, (04): 49-52.
[3]沈鲁, 乔羽. 以短见长:知识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价值提升[J]. 编辑之友, 2023, (01): 80-87.
[4]杜娟. 知识类短视频的创新策略研究[J]. 新闻世界, 2023, (01): 80-83.
[5]苟悦萱. 泛知识类短视频发展问题及路径探索研究——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J]. 新闻传播, 2022, (16):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