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儿童立场谈幼儿园课程故事建设与评价

姚岑
  
大通媒体号
2024年1期
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故事获得了较多幼儿教师的认可,将其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合理建设幼儿园课程故事,并做好教学评价,确保所开展的教学能够适应幼儿发展所需,保证幼儿园教学质量。

关键词:儿童;幼儿园;课程故事;建设;评价

幼儿园课程故事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真实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帮助幼儿明确其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推动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课程故事建设,并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挑选出能够适宜幼儿发展所需的课程故事,并在结束教学后开展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及时改进,保障教学效果。

一、幼儿园课程故事的特征

幼儿园课程故事的特征较为突出,其质量能够对于幼儿产生直接影响,决定幼儿今后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加大力度研究幼儿园课程故事,明确幼儿园课程故事特征,有针对性地建设幼儿园课程故事。相关人员可以将幼儿园课程故事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真实存在的

幼儿园的课程故事一般是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立足的,会在故事中如实展现大部分经过。不但能够反映出完美的表现,也能够展现出不合理的操作,并没有一味地进行美化。

(二)和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层次可以发现,这部分的幼儿通常是借助于直接经验开展学习的,主要学习形式有游戏、日常活动两种。因此,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注重儿童世界的塑造,并且生活化场景和自然元素较多,这使幼儿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开展课程故事建设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确保其能够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并引导幼儿进行思考[1]。

(三)可以为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从某种角度来看,课程故事能够为幼儿叙事研究提供载体。需要注意的是,当课程故事作为研究时,要避免故事内容较为表面的情况,这要求幼儿教师分析课程开展各个流程,并不断的开展反思,找出其中能够起到教育功能的语句。这一教学的开展,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深入挖掘课程内容,还能够增强幼儿教师分析、应对问题能力,使幼儿教师对于幼儿园课程故事形成客观认识。

二、基于儿童立场建设幼儿园课程故事措施

在儿童立场下建设幼儿园课程故事,是推动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作为出发点进行这一工作:

(一)提高叙述专业程度

课程故事需要在对于事物进行叙述过程中提高幼儿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打造课程故事环节,通过分析表面明确故事想要展现的教育意义,提高叙述的专业程度。第一,要做好拟题。标题通常是故事的主要脉络,也是故事想要表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设置课程故事标题时,要尽量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展现出故事的内涵和教育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还需要考虑到儿童立场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只有如此,故事才能够获得幼儿的认可。虽然一些时候,幼儿的话语是天真的,但是却能够展现出幼儿浪漫、童话般的思维,其是幼儿在这一阶段最为真实的表现。因此,教师只有将拟题和幼儿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够获得幼儿的关注[2]。第二,要明确结构。结构能够使课程故事变为整体,需要教师在做好故事情节筛选的同时,借助于叙事结构加强内容的连贯性,并确保内容有高潮点以及简单易懂等优势,在讲故事的同时带动幼儿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表现

根据幼儿的言行,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喜好和所掌握的知识,从某种角度来看,能够反映出幼儿后续发展目标。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设置课程故事过程中,要将幼儿的言行作为关键,提高幼儿对于课程故事专注程度。比如说,在对于《滴答,葫芦娃》进行讲解时,是以绘画为主要形式展现摘葫芦这一故事的,对于幼儿所开展的绘画开展研究,能够了解幼儿对于葫芦的关注点以及幼儿当前发展情况,在结束这一活动以后,还需要细致分析幼儿的表现,尽可能地和幼儿开展交流,将幼儿放在与自身平等位置,确保课程故事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尊重幼儿的独立性,使幼儿自己准备故事内容、自己选择故事主题,在确保课程故事能够有序推进的同时,使故事建设获得更多灵感,更加有趣。

(三)加强家园互动

课程故事能够以不同方式呈现,为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条件。从某种角度来说,其能够促进幼儿、教师、家长的发展[3]。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加强家园互动:第一,借助于故事互动,能够锻炼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课程故事一般会借助于档案记载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和对话。充分应用这部分资料,可以明确幼儿的成长情况,更好地设置课程故事。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环境,确保幼儿能够多次重复地看课程故事,明确课程开展流程,并要求不同幼儿开展沟通,使幼儿深入参与到故事中,感悟情感,获得更多人生经验。第二,在进行课程故事建设环节,教师要注重反思,在对于课程和幼儿形成充分认识以后,降低后续课程教学难度。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开展沟通,认识到课程故事教学环节出现的疏漏,不断增强自己讲故事、设计故事的能力,确保课程故事的作用可以得到体现。第三,在推动课程故事教学时,要获得家长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家长的进步[4]。幼儿园可以借助于微信群或者是公众号与家长联系,使家长了解到课程故事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分析课程故事,提出对于课程故事的看法和观点,使课程故事建设包含更加全面内容。

三、评价措施

课程故事可以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条件下开展学习、思考、实际操作,在对于故事内涵形成一定认识的同时,增加知识量,锻炼智力,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目前,幼儿课程故事更加多样化,可以由教师运用语言进行讲述,也可以由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甚至可以让幼儿负责讲故事。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分析幼儿的生活场景,并考虑到幼儿的喜好,合理设置问题,帮助幼儿在掌握需要学习内容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在新时期,对于幼儿教育有了更高要求。课程故事作为新兴教学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儿教育的质量,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对于课程故事重视程度,借助于合理建设故事,通过评价反思等,明确课程故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改进,确保所提供的课程故事能够符合儿童立场,满足幼儿全面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邢译心. 幼儿园课程故事的运用现状以及有效对策 [J]. 家长, 2022, (24): 168-170.

[2]丁慧霞. 立足儿童视角,鼓励幼儿自主学习——浅谈源于生活的课程故事 [J]. 新课程, 2022, (22): 70.

[3]俞春云. 课程故事:幼儿园课程的生发与言说 [J]. 早期教育, 2022, (14): 19-21.

[4]陈海凤. 幼儿园课程故事的现实问题与理性思考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 (01): 36-3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