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沈文彬
  
大通媒体号
2023年18期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摘要:我国科技领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显著进步,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及科技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为社会生产生活、人们学习社交等带来了诸多便利。面对这一全新的变化,我国也正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并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即在大数据技术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以此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人才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对策加以分析,以供教育单位及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对策

一、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概述

2020年国家教育部门制定并推行了《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将全面贯彻实施好信息素养教育行动纳入到教育工作核心范畴中,并多次强调注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及专业能力。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是指逐步培养小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素养方面的要求。信息素养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如何综合运用信息为自己使用,其中涉及信息收集、处理、引用、信息意识、道德品质等多方因素[1]。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二、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拓展小学生的信息知识

第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小学学校及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少,心理及生理上发育尚未健全。因此在实际信息技术、多媒体学习等环节中,教师无法要求小学生扎实掌握好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仅需要要求小学生理解最基本的理念即可,引导学生掌握网络学习过程。第二,多数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并且较为愿意多接触、操作多媒体教学工具。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小学生创造实践动手机会,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视觉、听觉、触觉等能力,这就为信息素养裴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先让小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示范,然后教师一边操作一遍讲解;然后让小学生进行模仿操作。这样就可以强化教学成效,及时指导学生,拓展学生的信息知识。

(二)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意识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实践行动的科学指南,小学学校要想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应当深化学生的信息意识[3]。小学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在6至13岁之间,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正确思想导向工作,逐步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信息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以往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只有产生学习兴趣,方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小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应用问题导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信息教学的良性循环。面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教师还需要适当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吸引小学生学习注意力。对此,小学学校在选择多媒体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发展情况、兴趣爱好等,巧妙结合好多媒体教学工具与教学工作,以此深化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素养。

(三)培育小学生的数字化信息道德

由于我国教育工作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为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从而疏忽了思想情感意识方面的培养。当前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情感意志、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工作,旨在通过学校与家长强强联合推进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小学阶段多会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对此学校方可以将德育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结合起来,全方位推进信息德育工作。第一,在信息德育教育活动中融入美学教育内容,注重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第二,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及技能培养,以身作则,提高信息教育工作质量;第三,做好网络法律、网络安全知识科普工作,引导小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网络道德意识;第四,为小学生推荐健康有益的网站,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学习方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例如,网上交友需谨慎,决不能私下与陌生网友单独见面;不可以在公开网络论坛、平台上发布与自身或者家人相关的隐私信息;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应当遵纪守法等[4]。

(四)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及创造力

第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数据的总量及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小学生从各种资源中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基于此,小学学校及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检索与筛选能力。例如,从引导小学生使用最简单、最常见的信息检索系统开始,并配合图书馆等传统信息查询渠道。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掌握好各种评价信息质量的方法,并借助实践活动帮助小学生精准掌握信息识别与筛选的能力;第二,培养小学生信息创造力。信息数据不仅是从外界获取而来的,当小学生掌握了一定信息识别与筛选能力以后,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创造力。例如,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查阅、采访获取信息,并以小组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深化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处理海量化数据信息。教育领域也在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潮流,主动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工作质量与教学成效。当前一代小学生是在数字化与网络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为了确保小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未来满足社会人才要求,教育单位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信息素养培育工作,为小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原则与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3(27):78-80.

[2]马会仁,朱钰.大数据时代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30):178-180.

[3]刘鑫.乡村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法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3):104-105.

[4]徐美娟.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2(04):64-6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