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立德树人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路径研究

王馨乐
  
大通媒体号
2024年4期
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小学 湖南 郴州 423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郴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大德育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学校育人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CJKG2022B077)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把女排精神与小学德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方面的舆论引导,学校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以及个体的内化。它的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爱国主义、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勇于创造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关键词:女排精神;立德树人;小学;德育;路径

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是党中央对学校工作的一贯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女排精神,并对其内化于心。这对于新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创新性传承和发展背景下,本论文以“以人为本”,以“以德育人”为核心,以“女排精神”为主要内容,增强女排精神在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实效性。并对女排精神如何内化于小学生的内心途径进行研究。

一、女排精神的内涵

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作为小学生德育方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祖国至上精神

女排球员们无论何时都把祖国放到第一位,没有大国就没有小家,更没有个人。祖国至上,为国争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发自内心的朴素共鸣,都是点燃女排奋斗激情的动力引擎,是女排成功的关键。

(二)团结协作精神

女排球员们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能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集体力量。女排队员们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能够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为了集体荣誉和国家荣誉而努力拼搏。

(三)顽强拼搏精神

面对艰难困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女排球员们都能够顽强拼搏,不屈不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女排队员们在比赛中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永不言败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勇气,即使身体受伤、处境艰难,也能坚持不懈地拼搏到底。

(四)永不言败的决心

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女排球员也从不放弃,而是以坚韧和勇气去应对。女排队员们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坚定地追求目标并不断前行。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女排精神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作用的方法

中国女子排球运动精神是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一系列正能量品质的象征,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永不放弃、团结合作、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理应融入小学生的骨子里,培养孩子的德育理应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小学生的品德建设,使小学生能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应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层次让女排精神引领小学生的道德建设。

(一)社会层面:加强舆论宣传与引导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上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引导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建设的思想,奶茶店小学生打扮新潮表明自己长大以后就玩快手,然后找个社会上的男朋友出钱给自己买奢侈品,自己火了就不用读书了。新华社发布《10后最向往的职业》:竟有60%的孩子,向往成为新一届的明星和网红,过去的孩子都是想成为医生,科学家,律师等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职业,然而现如今在网络的冲击下,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复杂的网络信息也对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全社会要加大对女排精神的宣传与教育力度,努力做好舆论和引导工作。一是要加大对女排精神的宣传,让广大小学生知道“女排精神”的实质内容;让广大家长了解女排精神的实质从而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建设。二是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让群众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女排精神的实质;并且提倡女排精神,对践行女排精神的个体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拼搏进取、善于创新的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比如,《中国精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排》是一种传播女排精神的一本书。记录女排的顽强拼搏,体会她们的艰辛。与此同时,社会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干净的网络空间,使小学生对女排精神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崇拜感,从而培养爱国、团结、拼搏、创新等精神,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

(二)学校层面:加强教育引导

基础学校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第一资源,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建设,让他们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品德有一定的引导和改善。让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和对学生的教育指导能力和道德引导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思想品德教育上不断地丰富女排精神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题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精神。其次,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突出实践的教育价值。学校要把女排精神融入各项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女排精神的价值。如通过社团活动、体育竞赛等各种形式把女排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各项比赛中体会到女排精神的价值。学校要在德育中融入女排精神,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女排精神学习的氛围,使女排精神与学校的小学教育体系融为一体[3]。

(三)个人层面:加强个人的内化和践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原因。因而,小学德育的过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实践与认识相结合的教育过程。首先,小学生只有从根本上认同中国女排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小学生才能在其道德中表现出女排精神,所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小学生的自我内化,通过小学生自己对女排精神的学习与践行,从中收获到满足感,归属感,荣誉感。其次,在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和思维,扩大自己的文化眼界,逐步养成勤奋刻苦的女排精神。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勇敢地去面对,去拼搏,愈挫愈勇。第三,小学生知行合一,实现对女排精神的创新发展。在各种主题实践的帮助下,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创新出新的女排精神,逐步内化于心,实现道德层面的飞跃[4]。

结语

在新世纪里,中国女排精神显示出无穷的能量与价值,已成为一个新时期的符号 。小学生作为中国梦的新鲜血液,应在中国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女排精神。我们要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个人层面把女排精神深深的融入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李玲莉,田向远.践行“信·实”德育课程,落实小学德育目标[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3):82-83.

[2]张红梅.小学数学德融课堂中德育目标的实现与评价[J].读写算,2024,(07):122-124.

[3]梁叶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新教育,2024,(04):51-53.

[4]陈丽,刘雪微,魏统朋.立德树人视域下女排精神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07):28-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