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凸显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不但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分析,融入思政课的价值以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思政课教学;融入
在中职阶段,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素养的主要课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现,更是中职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化充分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1]。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衣冠服饰、四大雅戏、动物植物、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传统音乐、中国对联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在中职思政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传承优秀文化
对于国家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源泉,在中职思政教学中融入传荣文化更利于学生传承优秀的文化,通过爱国实人士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二)培养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坚持不懈的进去精神,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发展。比如“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是出自张载《正蒙·至当篇》,这对学生学习和走上社会之后都具有很好的启发。
(三)增强文化自信
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的思想观念。同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中职学生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从能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2]。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更利于中职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四)培养创新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通过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则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精神动力,驱动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有助于为未来人才塑造和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中职生革新思想观念,正确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五)调适压力和课堂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具有的特色文化珍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提高课堂氛围,间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教学的内容、活跃思政教学课堂气氛,进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为学生调节学习的压力。
(六)完善和整合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年文化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蕴涵无数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职思政教学中。不仅可以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为了“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为一个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目前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比较低
现阶段主要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较低,因为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大量外来文化的入侵,青少年更倾向于时尚文化和流行文化,致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不高。以这种形式发展下来,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不能真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3],促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传统文化的评价以及学习存在客观性不足
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习和评价传统文化缺少客观性,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不合理的偏见和误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许多种,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比较强,致使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偏见的主观臆断的情况,导致学生对传统的话的学习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出现误差。为充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承公正的态度,来保障传统文化评价和传统文化学习具有公平性、客观性[4]。
(三)传统文化未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传统文化没有和现代社会充分联系,是致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显的传统文化过时和陈旧。教师需要通过适合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促使传统文化不但有文化价值,还有实用性,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历程,促使学生逐渐理解传统文化对我国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为充分发挥中职思政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传统文化资源库,推广相关传统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中职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得到保障。中职思想政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5]。为此,教材可以包含多种文化,并以学生为主体,并融入对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明确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等,以保障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效果。另外,制定思想政治教材的时候,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除此之外,教材还需要遵循我国的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最后,制定的教材还需要符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保障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材和大概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并不能一成不变,以此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6]。鉴于此,学校需要根据实际学生需求,创建健全的评估制度,使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反馈和评估更加及时有效,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促使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二)为教学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创建传统文化资源库
通过创建传统文化资源库,可以使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成为现实。传统文化资源库指的是教育相关单位和学校,整理、收集和分类相关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加系统化和数字化,资源库便于教师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文化资源库还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中职院校在创建相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库时,可以从收集传统文化的文物、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品入手,不但可以使学生直观的观看历史文物,还可以使学生可以直接触碰到相关物品,更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7]。
例如,教师创建的传统文化资源库可以涵盖艺术文化、古代为学、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等四个方面的传统文化,更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面性。收集的相关资源可以使音频、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体现,还可以使具体的文物、展览和手工艺品等。另外,中职院校创建资源库,可以有效使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以及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寻找和整理相关的传统文化物品和资料,更能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统和保护。中职院校还可以和相关专业人员和传统文化机构建立合作,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资源,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以及保护。
(三)通过推广相关传统文化活动,提高传统文化的应用
传统文化的可以在校外进行,也可以在校内进行,中职院校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展示出来。在实际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传统文化专家进行文化讲座,促使学生在听讲座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意义和背景的理解。可以为学生们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传统乐器演奏活动、古诗词朗诵比赛和书法比赛活动等,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文化考察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区,切身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传统文化[8]。中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校外文化考察活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红色文化游览活动,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的沉淀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比如传统手工艺作坊和传统文化名校等,学生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手工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实际思政课堂授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视频,通过直观的观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经典作品诵读、民族歌曲演唱和中华诗词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无论演讲者还是听演讲的学生都会有收获。通过以上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逐渐提升。还能使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利于学生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中,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由此,中职院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得到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曹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J]. 科教导刊,2023(26):96-98.
[2] 苟天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讨[J]. 新课程,2022(44):16-17.
[3] 彭迎春.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8):189-191.
[4] 徐严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J]. 高教学刊,2019(25):180-182.
[5] 杨克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 好日子,2022(22):148-150.
[6] 安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 魅力中国,2021(4):222-223.
[7] 张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21(4):1105.
[8] 王欢,徐小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 商情,2021(7):256-257.